只有1%的人明白 中国人为什么有一个“虚岁”

只有1%的人明白 中国人为什么有一个“虚岁”

Chinese Sun Dial

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对于“周岁”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而虚岁如何“虚”,却是件让人容易迷惑的事情。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做“虚岁”。

虚岁

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新年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没有个人特别生日的记岁方法。按照民间的习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在百日之前,人们还会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一过百日,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一出生,就被认为是一岁了,以后逢年便长一岁。比如,一个1990年3月15日出生的人,在1991年除夕之前,他都被认为是一岁,一到新年,他就被认为是两岁了。这样,这个人在2000年新年过后到3月15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周岁计为九岁,而虚岁则计为十一岁,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

古代人以怀孕为起点计算生命

现代许多年轻人对此不理解,常常有年轻人问什么是虚岁。常常有几种误解: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那种“差不多”观念的产物。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就行,年龄问题,只能概算,不能精确,计算的单位以年而论,不计月日。也有人以为这是中国人的“占便宜”心理所致。谁人不想多活几年?说个虚岁,满足了人的这种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状态,谁听了都高兴。还有人认为这是对于生命起点的计算不同,现代人以出生为起点,而古代人以怀孕为起点计算生命,因为一个人出生时,他在母体中已经“存在”了十个月了。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出生不足月的婴儿能否计为半岁?假设一个人正月初一出生,出生时就为一岁,如果当年有闰月,到腊月就已满十二个月,不是也要增加一岁?那过新年时不是又要增加一岁?那一年时间岂不是长了三岁?这些说法似乎也有某种道理,但是恐怕都是揣测或推断而已,都没有历史记载的依据。

为什么会有虚岁?

要理解虚岁,必须懂得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二是中国祖先的民族性格。

历法建立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之上。古人观察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环,产生了日的概念。所谓“日”就是一个昼夜。观察月亮圆缺的变化,从月圆经过月缺,再到月圆,由月的圆缺变化产生了“月”的概念。所谓“年”就是寒来暑往丶草木枯荣的一个周期。年丶月丶日概念的建立是历法得以产生的基础。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就是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这种历法的特点造成中国古代历法的不精确性。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丶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将近十一天,每个月少0.91天,近一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十八天多。就造成中国古代历法中,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中,年相对比较准确,而日则不便于一一对应。今年的某月某日与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够“对号入座”,假如一个人是今年闰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么过呢?

生辰与属相

中国古人没有现在我们所谓“生日”的概念,与“生日”含义最接近的词是“生辰”丶“诞辰”。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生日是以日为最小单位的,就是一个昼夜二十四小时的一天;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时刻)为最小单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与年月时是并驾齐驱的,并没有任何的侧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强调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只说几月几日,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生日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

与生辰密切相关的是属相。属相是中国古人创立的一种用十二种动物形象为代表,记录人的出生年份的记岁方法。研究证明,生肖是在干支纪年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十二种动物对应着十二地支,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丶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我们注意到,这种记岁方法有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每一年对应一个属相,不计月日和时辰;其次,没有空缺位置,没有零的概念,每一个人不论你的生命在一年中占有多大的时间份额,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个属相。虚岁就是这种记岁方法导致的结果。

我们的祖先对年的认识很早,正是由于中国古人天文历法起源特别早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祖先纪年方法的原始性。原始思维没有抽象的数字概念,我们的先祖,不能理解年月日的时间现象,所以把“年”丶“岁”作为一种具体的物。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年”就是一种生活在大海里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传说中的“岁”,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残害孩童。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古人之所以按年记岁,就是因为古人没有时间的抽象概念,只能把年丶岁当作一种动物或者妖怪,而动物和妖怪是不能拆分的,只能过一个整体的年,只能增加一个整体的岁。这可能就是过年增岁的起源。

新年有增岁的意义,其实就隐含在过新年的各种具体活动之中。自古以来,全国各地都有着相同的过年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拜年。拜年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亲戚之间串门走动,拜见老年的亲戚,给老人送礼丶磕头丶祝福;同时接受孩子们的新年问候,给孩子压岁钱。为什么有这种活动?就是因为这一天被当作每一个人的生日。新年有一副经典对联,叫做“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最能反映新年增岁的意义。

前白宫官员著书为奥巴马外交政策辩护

《从长计议》一书的作者 Derek Chollet  (美国之音燕青拍摄)《从长计议》一书的作者 Derek Chollet
 

奥巴马总统任内分别在白宫、国务院以及五角大楼任职的德里克·车雷特(Derek Chollet)撰写的有关奥巴马外交政策思维的书籍,即将出版。书名是The Long Game,权且译为《从长计议》。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又透露了哪些有关美中关系的“内情”?

《从长计议》一书的封面 (美国之音燕青拍摄)《从长计议》一书的封面

作者的论点,简言之,是奥巴马总统任内的外交政策布局,未来的史学家们会更为“欣赏”。

作者的立论是,奥巴马总统任内的外交政策,并不像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没有头绪、毫无目标、软弱”;相反,作者认为,奥巴马总统 对待外交政策,采取的是积极主动、“从长计议”的态度和方式,并由此在深层意义上改进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向和运作方式,让美国得以在未来更好地发挥领导作 用。

在谈到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时候,作者认为,亚太地区的崛起是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战略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新的动向。作者透露说,奥巴马总统任期内, 各路官员“争先恐后”地希望在亚太政策上有所建树。他还说,在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内,作为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作为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以及国家 安全事务顾问托马斯.多尼隆,对外交政策的制定,最为具有影响力,而且三人都一致认为,美国需要在亚太地区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对此,奥巴马总统本人也 颇为认可,况且,从“感情”上来讲,他少年时期是在位于亚太地区的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度过的。

讲到亚太地区的“再平衡”(rebalance)战略,白宫前官员德里克.车雷特在他的书里写到,奥巴马总统的思维是,要保持美国在国际间的领导地位,首先要有经济基础,这也正是奥巴马总统任内注重发展、改善美国国内的经济、就业、教育以及民众健康保险体系的原因之一。

另外,奥巴马总统的班底认为,美国过去将影响力过多地偏重于军事力量的展示,而忽略了外交、全球经济纽带、对外援助等领域所能发挥的影响力;因此, 奥巴马总统任职后,美国在国际事务运作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是3D,即Defense(国防)、Diplomacy(外交)、以及Development(外 援)。作者说,这也是总体战略“再平衡”的一个重要涵义。

在谈到美中关系时,《从长计议》这本书的作者透露说,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坎布尔曾以“水球”运动(water polo)来形容两国关系:水面上,是要构建“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正如美国和中国官员都一再公开表述的”,但水下,双方常常是你争我夺,不讲情 面,唯一关注的就是要战胜对方。

在作者看来,中方并不希望扮演全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因为中方并不希望承担相应的众多责任,但是,中方也不希望任何一方阻挡其前进的道路。作者认为,中方希望看到的是“美国在亚洲地区影响力的减弱,或者至少是迫使美国和中方分享在区域间的影响力”。

车雷特在即将出版的这本书里写到,对奥巴马总统来说,“最棘手的问题一直是如何、以及最好在什么样的时机”直面中国政府,即针对中国政府展示强硬的姿态。

在6月21日于位于华盛顿的一家智库(German Marshall Fund)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奈塞斯(David Ignatius)指出,无论真正意义上的实力如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为,美国目前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奥巴马总统执政将近八年以后,和他 就任总统的时候相比,相对削弱了。

对此,旨在为奥巴马总统任内外交政策理念辩护的《从长计议》一书的作者表示,国际间的很多问题,比如俄罗斯和中国所构成的挑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 决的;但是,他说,“和过去相比,假如有必要采取应对措施的话,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更为有利的战略位置,不论是单独出击,还是联合其他方面,共同抵 御。”

作者说,这正是奥巴马总统在他任内外交政策布局的思维。

中国古代胎教之道

中国古代胎教之道

Ancient Chinese Tai Jiao

胎教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容易被孕妇情绪丶言行同化,所以孕妇必需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

古人重视胎教

《大戴礼记·保傅》: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缊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其律。太宰曰:滋味上某。”

古人重视胎教,胎教之道,要写在玉板上,藏在金制的藏书匮,放置在宗庙,以为后世所戒。青史氏记载:王后怀孕七个月以后,来到宴室,太史持铜在她的左面,太宰持斗在她的右面,诸官皆按官职侍立门内。王后要听声音不是礼乐,太史就抚乐称“不习”,所要求的滋味不是正味的,太宰就倚斗说:不敢用来侍奉太子。

刘向《列女传》记载周氏三母,大姜丶大任(太任)丶大姒。周文王之母大任在妊娠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文王母知肖化

“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

以前周文王的母亲怀孕时身体没有变化,小便的时候在厕所里生下文王,没有添加任何痛苦。太王说:“我们家族将有兴起的人,这个人就是姬昌吧!”姬昌,这就是周文王。文王不让母亲增添忧虑,无需保傅多操心思,未让师长感到烦扰,事奉父王不让他生气,对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很友爱,对两个儿子大蔡和小蔡很慈惠,为自己的妻子大姒做出榜样,与同宗的兄弟也很亲近。

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导他,教他就就能认识百,最终成为周室的宗族人物。君子称称大任会胎教。古代的妇人怀孕以后,睡觉时就不能侧着身子,座席不靠边,不用一只脚站立,不吃有异味的东西。食物切得不正不吃,席子放得不正不坐,眼睛不看邪僻的色彩,耳朵不听浮靡颓废的声音。夜晚让乐官吟诵诗歌,讲述正人君子的事迹。这样生下的儿子必定相貌端庄,才智和品德都出类拔萃。

所以妊娠之时,母亲一定要小心所感受的事物。感受到善的就是善的,感受到恶的就是恶的。人生来而似万物的原因,就是母亲感知于物,所以形貌丶声音象它。肖化的意思是古人谓胎儿在母体中受母亲的意念而转化。文王的母亲可以说是知道肖化的道理了。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胎教的论述颇多。如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丶贾谊的《新书·胎教》丶《医心方·求子》,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养胎》一书中记有“调心神,和惰性,节嗜欲,庶事清静”,并阐明了逐月养胎法。

异常!南极冰层不减反增  科学家仍未解

异常!南极冰层在增加!?

Penguin

全球暖化气候失序让世界各国很有感,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北极冰层快速消失,但是科学家却观察到南极的冰层却是逐年增加中,到底为什麽会造成这种现象,科学家还在寻找解答,目前推测可能是因为当地的「风向」导致。

找寻气候变迁的证据,地球最南北两端的这些厚厚冰层就是科学家的实验室。

NASA科学家梅尔博士:「南极和北极就像是地球的空调一样,气候非常地冷拥有许多的冰,这些冰反射了太阳的热力,所以南北极才能维持着低温,同时间南北极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所以南北极目前是我们所看到,受气後变迁影响最剧烈的区域,也是受全球暖化影响最多的,南北极就像是煤矿坑里的金丝雀。」

受到暖化影响而变得温暖的海水,让北极冰层逐渐消失中,一年一年速度快得让人心惊。

NASA科学家:「今年北极冰层的最小值是我们在过去35年来观察到,属於前十低的纪录数值。」

北极的冰不见了,那麽照理说南极应该也是,但出乎意料的南极的冰层却发现正在增加中。

主持人:「2014年围绕着南极洲的,冰层逐渐增加中还创下了纪录。」

画面上你看到的就是从2014年3月21日到9月19日,南极洲冰层增加的缩时画面,只见这团白色圆圈不停地向外扩散,难道说整个地球唯有南极地区,不受气候变迁影响吗?这连科学家都还无法掌握原因。

NASA科学家梅尔博士:「今年在南极地区我们看到很明显大量地冰层增加,这比我们过去所观察到的都还要明显,而且也是创纪录的,我们在南极所看到的冰层增加现象,至今仍是一团谜题。」

根据NASA公布的观察结果,南极洲西方的冰就像北极一样迅速消融,但是东半部的冰却在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远比融化的还要快,NASA科学家後来从研究南极洲的降雪中发现,降雪量从一万年前就开始增加,而且风向也改变了,科学家推测疑似是南极的强风把海水向北推。

旁白:「南极底层水是在南极洲大陆棚,形成的密度较大的海水。」

藏在更深处的海水不断被抽取到海面。

科学家茱莉安史卓伯:「我们在南极观察到的其中一点是,它的风向模式出现改变,似乎是西风带增强了,当科学家在观察全球气候模拟图时,他们发现可能是西风带增强,导致南极臭氧层破洞,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

而南极冰层现在还以平均每年650亿吨的速度在增加,来自全球的科学家还在努力,要从风丶雪丶海水中,找出南极冰层不减反增的大自然谜题。

徐贲:中国的教育如何培养出了自干五

曾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国际教育展。

曾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国际教育展。

近年来,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是大陆最为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范跑跑事件”到今年的疫苗事件,在中国公共事件讨论中,总是能听到徐贲的声音。最近因钱锺书妻子杨绛的去世,在他和萧翰、张鸣等之间引发了一场知识分子是否有权“不公共”或是“沉默”的争议。徐贲的文章《沉默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吗》激怒了不少中国知识分子。

在这10年中,他在中国大陆出版了十几本著作。从《知识分子——我的思想与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到《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徐贲的每一本书都切中当下中国问题与现实。其扎实的西方理论基础和宽阔视野,以及一种敞亮、清晰的说理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2016年6月13日,徐贲于苏州东山。

2016年6月13日,徐贲于苏州东山。

2016年初,三辉图书将徐贲过去在大陆出版的作品整理重新出版,今年一月出版的《教育与统治:从国民到公民》延续其一贯主题和风格,同时更为系统地讨论了教育与政体的关系,分析了西方历史上三种政体原型“古典 共和”“现代民主共和”“现代极权”中出现的国民教育,尤其着重分析了美国民主共和时期的公民教育与纳粹德国的党国主义教育,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何为一 个理想的教育。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 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徐贲写道。“然而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或党民教育时,它却使人民变得愚昧、盲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 我实现的意愿。”本书中,他论证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共同生活,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徐贲,1950年出生于苏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徐干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作家。徐贲教授1977年考入苏州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复旦大学英文系博士,几个月后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就 读,1991年获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现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教授文学和文学理论。

近日,徐贲教授通过邮件接受采访,分析了中国当下教育及其影响,以及围绕知识分子的“沉默的权利”的争议。采访经过删减和编辑。

问:最近钱锺书妻子杨绛的去世之后,你的文章《沉默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吗》激怒了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其中一点批评是你的文章忽略了时代背景,反“右”文革都是非常态社会,知识分子沉默是情有可原的。你如何看这一批评?

答:对这种断章取义、危言耸听的指责,实在 没有必要去专门回应。我的文章在那里,清者自清。正如有评论者说的,“在个人被政治运动裹挟而必须表态的时候,就是保持沉默也几无可能。对此,徐贲并没有 苛求钱锺书必须以身犯险。他强调的是,在现实社会里,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的‘这两种知识分子都是少数,而绝大多数其他人则是身处于既不完全不负责任,也不完 全负责任的中间地带’”。我要说的不过是,在完全不自由的状况下奢谈“消极自由”“沉默的权利”是没有意义的,自由和权利是自由人的事情,与奴民无关,也 不能用来解释被掐着脖子的知识分子的动机和行为。

问:《统治与教育》中,你分析了“现代民主共和”和“现代极权”两种国民教育,你认为当下中国教育是哪一种教育?

答:当下中国教育不同于纳粹德国的教育,纳 粹教育是典型的极权主义教育,与“文革”期间的教育最为相似。今天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后极权”或“新极权”教育,是一种犬儒主义化了的极权主义教育。就拿 这种教育的“依从”来说吧,它仍然在用以前的一些手段诱导依从,如强调共产党对于人民的恩惠,所以要对党心存感恩,不能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但 是,许多学生未必就真信这个,这与纳粹德国或文革中的绝对盲信是不同的。盲信是天真状态的产物,现在的中国学生可一点也不天真。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非常世 故和犬儒,他们不信,但善于装作相信。他们知道“上头”知道他们是装信,但还是腆着脸,像没事人一样一本正经装信。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是信,什么是不信。 再怎么假装和说谎,他们都能心安理得。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依旧坦然为之。这就是犬儒,只要有利可图,怎么都行。北大中文系的女生马楠就是一 个例子,她在(1998年)克林顿访问北大时,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生活,嫁给了一个美国人。(马楠在后来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她曾在克林顿访华时反驳克林顿关于“为个人自由而奋斗”的说法。——编注)

问:你本人也经历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这两种教育最大区别在哪里?

答:最大的当然是教育课程的区别,也就是教 育目标的区别。一个是把学生培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和是非判断,重权利,尽责任的民主公民,另一个是把学生培养成一党统治制度下“又红又专”的党民和劳动工 具。在美国的民主制度里,不同层次上的教育课程至少都认同这样一些目标(是否充分实现是另一回事):提倡自由和独立思想、维护个人的社会和政治权利、尊重 和关爱他人、容许或接纳不同意见、用说理而不是暴力解决分歧和争端。

在道德原则上,美国学生的是非观比中国学生清晰,他们尊重 常识逻辑,不愿意接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倘若有教师对学生说,过去美国蓄奴是正确的,后来废奴也是正确的,以前歧视黑人是对的,今天不歧视黑人也 是对的。学生肯定会认为老师是在胡说八道。但在中国就不同了,老师对学生说——当然政府也这么对老百姓说,文革前30年是正确的,否定文革后的30年也是 正确的,以前打土豪、均贫富,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资本家的财产,搞社会主义公有化,是正确的,现在有人成为亿万富翁,穷的穷,富的富也是正确的。老师这么 说,学生也跟着怎么说。不但没有人敢说这是胡说八道,还把它当成正儿八经的“辩证法”和“历史发展理论”。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84》里,把同时接纳两个对立矛盾的想法称为“双重思想”(doublethink)。这样的双重思想教育在中国非常普遍,在美国 是没有的。

问:2014年有一篇文章叫《海外华人“自干五”现象》发于东网,作者李宇晖发现“留学生论坛上的民族主义不是一般的激进,对宏观问题的主流意见远比大部分国内网站要左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应该不是虚伪或是表里不一那么简单。

答:确实不是像“虚伪”或“表里不一”那么 简单。既然不简单,那就请允许我说得仔细一些。中国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善于“双重思想”的人,那些留学生的“自干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双 重思想”一旦在国内训练成了,到了外国也照样运转。“双重思想”是一种“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其特征是,一个人能同时拥有两种相互抵触的想法或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能够说服自己,两个明明不相容的对立面都是正确的,前 30年正确,后30年也正确就是一个例子。

正如奥维尔在《1984》里所描绘的,极权制度是一种产生 普遍认知失调的制度,它强迫所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戴着假面生活,长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形成自动化的双重思想心理机制。“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 役”,真理部的工作就是把彼此冲突、相互矛盾的东西,时而用“一分为二”,时而用“辩证统一”灌输到人们的头脑里。认知失调对人造成心理的伤害——失恒、 无所适从、焦虑、挫折感、失败感、自卑、沮丧、不快乐,因此人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降低或消除认知失调,以恢复精神和心理上的平衡和恒定。

海外华人“自干五”的认知失调表现在,他们一边“爱国” (认知),一边在美国生活(选择和行为)。要消除这二者之间的失调,有两种方式。第一改变行为,那就是回国,这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难的,因为他们并不愿 意回国。第二是调适认知。正如挪威社会学和政治学家埃尔斯特(Jon Elster)在《酸葡萄》一书中指出的,人的选择一旦受到外力限制(实际上不想“回国”),在认知上就很难不多不少地精准调适,调适经常会变成“过度调 适”(over-adaptation)。例如,在思想审查制度里,执行审查的刊物和出版社会把“自我审查”作为适应性选择,但经常是过度自我审查。海外 华人“自干五”那种很夸张的爱国也是一种过度调适。

问:为什么他们会表现得更为积极,或是说“夸张”?

答:这涉及认知失调的另一个方面。自己出钱 的爱国者比受雇的或既得利益集团的爱国者更富有激情,也更积极。这个看似奇怪、违反常理的现象可以从下面这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得到解释。美国社会心理 学家利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和默里尔·卡尔史密斯(J. Merrill Carlsmith)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他们让71名实验参与者重复做一件极为枯燥单调的事情,参与者们当然都对这件事非常反感。但是,参与者们 被要求去劝说自己的朋友也来做这件事情,告诉他们这是一件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参与者们有的得到1美元的报酬,有的得到20美元的报酬。

所有参与者们都被迫陷入这样一种认知失调,“我告诉别人这 件事情很有趣,而实际上我觉得它非常无聊”。这明明是在说谎,但是,有意思的是,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比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在说谎时更心安理得,因为他们 更容易相信,我不是为了钱才这么说的,我真诚地认为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得20美元报酬的人却会觉得自己是在为了钱才说的谎,因此反而更愿意承认“我不 是一个说谎者,但我却说了谎”这个事实。

得1美元报酬的人比得20美元报酬的人更积极言不由心地劝 说别人,当然,他们也更不容易清楚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由心”。他们因为没有金钱利益的动机,所以需要相信自己是真心的,没有说谎,以平息自己的 认知失调,而得20美元报酬的人则比较不需要平息这样的认知失调。

拿钱少的比拿钱多的更需要认知失调的自我调适,不拿钱的“自干五”比拿钱的“五毛”更表现出积极热情。不久前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帮大妈在联合国总部前唱“红歌”, 她们说,唱红歌是因为热爱社会主义。有人挖苦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大妈是官人老母的代名词。其实这些大妈就是普通百姓,既没有拿政府津贴,也不是来执行组 织任务的。试想,如果她们唱红歌是一些身份特殊者公费旅美的组织活动,唱歌是她们的工作任务,那么,她们唱了歌也就完成了任务。唱歌并不一定需要用真诚热 爱社会主义的动机来解释。反倒是普通百姓,像“自干五”那样,自己掏钱买机票、食宿自理,还把有限的旅游时间花在唱红歌上,倘若不是相信自己是因为真诚热 爱社会主义才唱的红歌,岂不等于自己承认是犯傻和丢人?唱红歌的大妈们不但不觉得犯傻,反而觉得光荣,这便能平息她们的“认知失调”。然而,许多旁人不认 同她们这种行为,那是因为他们身处于认知失调的情境之外,所以觉得那是一种非理性的奇怪行为。

问:如今不少中国家长因担忧国内教育而早早送孩子出国,你认为这可以摆脱中国教育的影响吗?

答:这就要看每个学生自己了。他们有可能步 海外华人“自干五”的后尘,但也并非一定如此。许多出国学习的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有机会接触民主国家的自由、民主、宪政法治、人的尊严,公民权利和人权 观念,亲眼目睹民主社会的现实。他们会看到,正如研究东欧历史的美国学者斯奈德(Timothy Snyder)在与朱特(Tony Judt)对谈的《思虑20世纪》(Think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中所说,对于充满苦难和不幸的20世纪来说,民主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不受愚弄,这就已经是摆脱极权教育的影响了。

问:你曾为你的父亲编过一本文集《复归的素人》。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你父亲经历过民国和新中国两个时代的教育,并对文革教育悲愤难抑,乃至于到了晚年复归写古体诗。你如何看?

答:我父亲的那本书里有一篇《奴性评议》, 他似乎把奴性看成是自古至今中国人无法摆脱的厄运。我并不赞同我父亲的看法,但我理解他。他的看法与他自己长达几十年的不幸遭遇有关,也是他在晚年对自己 的一种剖析。在学校里,他最爱护、最欣赏的学生恰恰是在文革中迫害他最厉害的。他教书教了一辈子,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除了无可奈何,没有其他应对的办 法。他那本书里还有一篇是谈党国语言之毒害的,里面的例子令人想起德国语文学家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在《第三帝国的语言》(Language of the Third Reich)中分析的纳粹语言。克莱普勒深深忧虑纳粹语言对普通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看到,德国媒体和宣传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仅仅是呈现在意识层次上的 词汇、概念和说法,而且(更是一种在下意识层次诱导和左右普通人思维的毒质话语。这种极权语言像是很小剂量的砒霜,在不知不觉中毒杀人自发独立的思想能力。

战后德国建立了与纳粹极权统治全然不同的政治体制,这是消除纳粹教育影响的最根本条件。今天要消除文革教育的影响,还不具备类似的充分条件。消除文革教育影响首先需要认清文革的罪恶,对文革做彻底的反思,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

怎样才是手足情深?

怎样才是手足情深?

Mountain Hut

(图源:Flickr)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常为多数人共同的感叹,而宋代大文学家“三苏”中的苏轼(东坡丶子瞻)丶苏辙(子由)兄弟,二人感情甚笃,互为灵犀相通的知音。

苏轼性情豪爽,洒脱不羁。天然率真出语惊人,难免也会出语伤人。苏辙沉稳拘谨,内敛淡定,他是上帝特意派来守护哥哥的使者。苏辙其实和苏轼一样聪明,他们是同科进士。他们的监考老师给二人的评语:“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性格决定苏轼一生坎坷,苏辙的人生则简单平静了许多,苏轼一次次外任丶贬谪,苏辙留守家中替他膝下尽孝。

在苏东坡不适意的官场生涯中,与弟弟分隔异地的日子里,彼此常透过鱼雁往返,书写内心深处的感怀,正是“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苏东坡25岁前往凤翔府就任“签判”时,弟弟子由则留在京师任职,以陪伴鳏居的父亲,兄弟生平第一次离别,此后他们每个月按时互寄一首诗,常用同一韵脚“和”诗。子由有感于彼此各奔西东,想起过去与兄长进京考试,途经渑池住在一所寺院中,两人曾题诗于壁上;韶光荏苒,如今人事全非,感叹未来道路像一路积雪融化,泥泞不堪,难以行走!于是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东坡在和诗中写着“人生到处知何似”,认为人生如同飞鸟在雪地上停歇,偶尔留下的指爪足迹,雪地上的指爪与飞鸟,转瞬间了无踪迹,又怎能辨别其方向?此次重经渑池,当年寺中那位僧人已经去世,立了新塔,壁上诗也荡然无存。不知子由是否记得以前赴考时的辛苦情形?“路长人困蹇驴嘶”,当时马死在路上,换了一只跛脚驴才能赴京考试;路虽远长,人虽疲困,身边只有跛脚驴,可喜的是,人生路上一直有子由相伴啊!

苏轼有闲,也有生活的信心和情趣。他和同事们出城打猎。为报倾城随太守,密州人民万人空巷,与苏轼同乐。他开始怀旧,夜来幽梦,早逝的发妻王弗小轩窗,正梳妆。天人永隔,苏轼肝肠寸断。他更加思念济南的苏辙,中秋到了,皓月银辉,清淡天和,苏轼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亲爱的弟弟,一别七年,坎坷沉浮,羁旅漂泊,支撑我的是你的亲情。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见或者不见,你一定要健康丶平安。你在,就是我的奇迹,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是苏轼送给苏辙的中秋礼物。无论岁月如何刷新,这首词总被思念置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佳节,苏东坡见着明月触景生情,思念久未聚首的弟弟,引发月圆人未圆的淡淡情怀;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不得不离开京师,偶尔也想乘风归去,但官场之黑暗和恶斗,令人心灰意冷,“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么,不如留在原处,随月光翩翩起舞吧!……下阙词有如作者自问自答,先是形容月光照着未能成眠的愁人(自己),后则有所领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继而对弟弟遥寄祝福,表现出豁达胸襟,安慰子由同时自我安慰:即使分隔千里之远,能共看一轮明月,也是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3岁发生“乌台诗案”,苏东坡历尽九死一生的磨难。几位友人和弟弟都为他挺身而出,子由甚至上书皇帝希望代替哥哥坐牢,无奈苏东坡仍被羁押在开封监狱。他和家人约定,平时只送菜和肉,万一有坏消息即送鱼,以让他有心理准备,而这番约定他人不得而知。一次,子由贴心地烹煮鲜美鱼肉送至狱中,苏东坡不知这是弟弟的心意,误为“坏消息”的暗示,一时万念俱灰,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写下万般绝望的诀别诗《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乌台诗案十余年之后,兄弟二人同游河南郏县,发现此处与家乡四川峨眉山相似(又称小峨眉山),于是约定以此作为终老归宿。苏东坡65岁卒于江苏常州,儿子遵照遗愿运父灵至郏城县安葬,子由也在哥哥逝后两年老去,儿子将他们兄弟葬于一处,合称“二苏坟”。夜夜明月,这对兄弟把酒论诗,永不分离。手足情深,令人动容。

(来自:Vision Times)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简介:

王维(公元700─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大画家兼音乐家。其诗体物精微,状写传神,清新脱俗,独成一家。他和李欣、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一起合称“王李高岑”,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合称“王孟”,又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至于“禅诗”,他更是古今独步。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静静的描述动感的画面

注释:

暝:日落,傍晚。
竹喧:竹林里传出喧嚷的声音。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渔舟:打鱼的小船。
随意:任情适意,随便。
歇:尽,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语译:

空山中刚下了一场雨,到傍晚时,天气清凉,增添了许多秋意。皎洁的月光映照松林间,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过溪石。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竹林边传来嘻笑声,是村庄小姑娘洗完衣服要回家了;不远处的水岸旁,有一大片荷,荷叶忽然翻动起来,仔细一瞧,原来是渔夫准备捕鱼去。尽管春天的芳草到了秋天,很容易就干枯了,但是这儿的秋景很美,在外出游的贵族弟子,尽可以居留在此啊!

赏析:

王维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歌,山居秋暝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诗首联点出时序,是秋天,下了一场秋雨之后的傍晚。雨用新字描述,很新鲜,意思指雨刚刚下过。身处山中,后句明明提到另有他人,在这儿却用空字,实是指山的辽阔空旷。空旷的山中,雨后更显洁净,尤其傍晚时分,清凉之外,幽静的气氛油然而生。上两联是写静景,这联则充满动感,山中虽然空旷,但并不是死寂的一片,也有人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原极为平常,可是一到诗人笔下,便充满美感。必须注意的是王维先写竹喧,再发现浣女;先说莲动,再描叙渔舟,不只身处山中情形明显,笔法也特别活泼特别有趣味。在这样的地方—-有明月、清泉,有松竹、有莲,还有纯朴的渔夫、天真的浣女,纵使春天的花草已经谢了,想远离官场、远离尘嚣,想亲近大自然,这儿无疑是个世外桃源,王孙大可留下来。末联是王维的体会,也表达他的理想。

古代政策:想炒房原来这么难!

古代政策:想炒房原来这么难!

Chinese House Roofs

(图源:Pixebay)

现在房地产炒得如此如此火热,勤奋如小编想要买个房子估计也得辛苦大半辈子,不禁怀念起古代来,想必如果有古代的那些政策在,房价也不会高到如此离谱的地步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古代的房产买卖政策吧!
政策一:

《汉书》记载,刘邦得了天下后,在官僚阶层搞了一次大规模分房运动的同时,也配套了一个硬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意思是说,除非我们的房子挨着,我要卖房子,你才可以买。这个政策下,想要一个人天南地北炒房几乎是不可能了。

政策二:买卖房屋要先问亲邻的意见,都不要你才能买卖。

据《旧唐书》载,一个人如果想出售房子,必须按“先亲友丶再邻居丶后他人”的顺序进行,否则违法。想要出售自己的房屋,要先问亲戚要不要,亲戚不要再问邻居要不要,如果都不要,在他们同意签字之后才能卖房。这样一来,恐怕这中间耽误的时间就够炒房团喝一壶了。

政策三:炒房必杀技:涨价补钱!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我房子两万卖给你,明年房子涨到五万了,你得再给我三万。不服还不行,人还有专门的官方部门管这个。这个招一出,炒房团彻底消停了。当然,在古代贵的房子确实很多,首都的房子贵了快上下五千年,在这里我也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想要让房子价格一年三变只涨不降却当真不容易!

(来自:文史网)

清朝故事:厩下马语

清朝故事:厩下马语

Horse Stable

(图源:Public Domain)

清朝时期,交河有个老儒叫及润础,参加雍正乙卯年的乡试。一天晚上,他走到石门桥,想投宿客店。但客店都住满了,只有一间小屋,因为窗子靠着马厩,所以没有人肯住,及生就住了进去。

及润础住下後,只听群马跳跃,闹得夜里不能入睡。入静以後,忽然听得马在说话。

及润础爱看杂书,早先记得宋人笔记丶小说一类书中,有堰下牛语的事情,知道不是鬼怪。他屏住呼吸倾听。只听一匹马说:「今天才知道挨饿的苦,生前所欺骗隐匿的草豆钱,究竟在哪里呢?另一匹马说:「我等多是由养马人转生,死了的才知道,活着的不觉悟,真让人叹息。」众马都呜咽起来。

又听一匹马说:「阴间的审判也不很公平,王五为什麽得以变狗呢?」一匹马说:「阴间小卒曾经说起过,他的一妻二女都是淫乱放荡,把他的钱全偷去给了相好的,抵得上他罪孽的一半了。」一匹马说:「确是这样,罪有轻有重,姜七堕落成猪身,受屠宰切割,更不如我等了。」

及润础忽然一声咳嗽,於是寂然不闻语声。後来及润础经常举这件事以警戒养马人。

(来自:奥秘望)

哈佛最受欢迎的中国哲学课

在位于北京的孔庙里,游客和学生站在古代哲学家孔子的雕塑前。他的学说还在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

在位于北京的孔庙里,游客和学生站在古代哲学家孔子的雕塑前。他的学说还在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

在采访中,普鸣探讨了仪式的价值,谈到既要读莎士比亚,也要读杜甫,还解释了为什么拥抱真实的自我并非真正的答案。

普鸣

普鸣

《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

《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

一些中国哲学著作在西方已经非常流行。它们有许多的译本,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有些著作的确很受欢迎,但我的一点担忧在于,人们往往是带 着成见在阅读它们。它们通常被看作“传统”观念,重在教育我们顺应世界本来的样子,与我们喜欢冠之以“现代”的观念相对。后者主要是将我们作为个体解放出 来,自己决定如何生活。比如,所谓的儒学就被简单地理解为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所谓的道家思想就是关于与更大的自然界和谐相处。所以,儒家思想 经常被呈现为坏的,而道家思想则被呈现为好的。但是在这两者上,我们都没有领悟它们的真谛。

它们给人的印象是有异域特色的陌生概念。

一点没错。它们仅仅变成了来自异域的陌生观念,成了我们没什么好学的东西。

还有别的风险吗?诸如这些观念可能会被降格为自助自立的建议?

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恰恰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想认真对待这 些观念,就不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改造它们。如果把它们当做如何自助的建议来读,就是在预设有关自我的定义,然后只是从这些观念中挑选出符合这一愿景的观 点。所以,人们有时会把道家思想当作一种“帮助发现自我,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的工具。但这些思想与审视内心和发现自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们讲的是战胜自 我。从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反自助的。

中国哲学传统中哪个核心观念对当代的假定提出了挑战?

如今,我们往往被告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审视内心和发现自 我,一旦我们这么做,去努力做到真诚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总是会喜欢自己,会拥抱我们本来的样子。所有这些听起来是不错,也是被我们看作正确的“现代” 生活方式的一个核心部分。但如果我们的自我恰恰是混乱的,容易落入陈规和行为模式,又该如何?倘若是这种情况,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拥抱本来的自我——换言 之,就是拥抱我们落入的一整套模式。我们的目标反而应该是打破这些模式和陈规,训练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好的互动。

如果我们给予人们太多的指导,那不成了家长作风吗?

当然,某些中国政治理论会采用这种有关自我的意象——我们 容易落入行为模式的倾向——来论证政权应更加专断的必要性。用一种较新的术语来说,它们认为这样的政权会“推动”我们进入更良好的模式。但我们在本书中讨 论的许多著作跟这个方向是不同的,它们主张目标应该是令自己摆脱这样的被动角色——呼吁我们做一些让自身远离这些模式的事,让我们能够进行自我训练,开始 让自己的行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你认为中国哲学思想将仪式看作工具,可以让我们从陈规中解放出来。

我们倾向于把仪式看作这样一种东西,它们会告诉我们该做些 什么——使我们社会化,养成一些行为方式。不过,我们讨论的好几本著作对仪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仪式迫使我们短暂地变成另外一个人,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与 周遭的一切进行互动。它们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打破了自己以往的模式。若非如此,这些模式就还在支配我们的行为。

比如,在古代的汉朝,我们看到一些仪式要求人们互换角色。父亲被要求扮演儿子的角色,儿子则扮演父亲。二者都不得不从对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儿子会明白处在一个权威的位置是什么感觉,父亲则会记住,做一个更需要服从的角色是什么样。

我们是不是处在全球化的一个阶段,而在这个阶段,过去被看作异域观念的东西可能会被看作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当作更宽泛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所希望的。我们愿意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但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方面并非如此。真实情况是,长久以来,只有很少数的一些观念主导着这个世界,而其他任何地方诞生的思想都被看作是“传统的”,不值得研习。

但是请想象一下同时读着杜甫和莎士比亚,同时读着孔子和柏拉图的著作长大的未来世代。想像一下那样一个世界,伟大的观念——不管是在哪里产生——都被拿来思考和斟酌。

这反过来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在20世纪的许多时间里,这些思想在中国遭到了故意的排 斥。在共产主义时代,这些著作要按照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同样的套路来理解,即被看作传统思想。这么做的目的是排斥这些思想,以使中国完成“现代化”。现在, 中国政府又开始接受这些思想。但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还是按照同样的套路在理解。儒学又一次被当作让人们各守本分的学说来解读——只不过现在这被看成一件 好事!

政府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过去。只不过,在中国的现实中,我们有更宽泛的理解。在回答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时,人们会求助于过去的思想。

中国正在就价值观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大家感觉所有 东西都变得和财富和权力有关,质疑是否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在拿来进行辩论的观点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和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上好生活的早期概念。所以,尽管 政府在以特定的方式挪用其中的一些观念,更广泛的大众也在就它们进行辩论,而且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目前无法预测结果会是怎样,但这肯定是一场值得 密切关注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