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驻中国外国记者谈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放缓,而政治上却走向集权。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否会崩溃?在华盛顿的一个有关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上,几位前常驻中国的记者各自谈论他们的观点

金玉米:我不知道中国将走向何方?

金玉米(Jeremy Goldkorn),来自南非,是“单位网”的创始人,在中国已经呆了13年。他1995年作为“外教”在北京成为“北漂”一族。2003年,他创建博客“单位”(www.danwei.org),向外国人传播来自中国的奇闻轶事。

他说:1995年到2009年的中国令人充满希望,但是,现在他不知道中国将走向何方。

他说:“有时候,我相信中国明天就要崩溃了的说法,但是,另外一些时候我又相信,不会的。中国一定会度过这个阶段,经济需要再平衡,需要调整结构,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模式不行了,现在只是比较艰难的一段时期。”

爱泼斯坦:习近平集权是“集体领导”的纠正

盖迪·爱泼斯坦(Gady Epstein) 先后担任《巴尔的摩太阳报》和《经济学人》杂志驻北京记者。2002年,他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目前的集权和加强党的纪律是对过去十年中国集体领导制的一种纠正。

“我认为,这跟十年来的集体领导有关。至少在习近平看来,我认为其他一些高层也这么认为,在胡锦涛和温家宝执政时期,集体领导走偏了。我想,周永康可以积聚这么大的权力,跟他利用了集体领导制有关。习近平希望重新确立自己的权威。我想,他不会改变所有的制度的。”

不过,爱泼斯坦表示,因为中国对人权活动人士的打压,他对中国的未来表示悲观,虽然他承认, 因为反腐的力度,习近平深受中国老百姓的欢迎。

他说:“我们的悲观主要来自这样的看法。我们知道很多民间团体活动人士要么被关进监狱,要么,如果他们很幸运的话,在没有被关进监狱、被消失前,流亡到国外。 这很令人悲观。”

毕晓普: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少

比尔· 毕晓普(Bill Bishop)是电子报《外国人看中国》 (sinocism)的创办人和编辑。他曾经在2005年到2015年期间居住中国。在此之前也在中国学习过。2015年8月,毕晓普回到美国,他在最近在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上这样解释回美国的原因:

“就是感觉那里的机会比以前要少得多了,政治退化,经济也有问题,这是非常艰难的时候。……我想,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强硬的威权主义。你看习近平上台后的所作所为,他很显然得到了高层的很多支持,他先是掌控公安,后来又是军队,已经很有实力。中国有社会问题,有经济问题,中国这几年会非常的艰难,有很多问题显露出来。”

他说,他在2005年去中国的时候, 觉得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给人希望的地方,但现在不是。

欧逸文:外界可能低估了中国

欧逸文(Evan Osnos)曾经担任《芝加哥论坛报》和《纽约客》杂志驻北京记者。他2005 到2013年在中国。 他曾出书《野心时代:在新中国追逐财富、真相和信念》。他说,他1996来中国学习的时候, 是希望见证中国的转变,或是像前东欧国家崩溃或是像台湾那样转向民主,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欧逸文说,西方对中国担忧,可能低估了中国的适应力。

“我1990年代时错误地认为中国的转型是不可避免,对于这个错误, 我的一个反思就是中国的适应性很强,以某种被我们低估的方式。像野心这个词一样,适应性强即可以被看作贬义也可以当做褒义。总之是你会摒弃你的错误或是放弃了你真正关心的事情。从中国的例子来看。19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中国放弃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国比我们期待的要更有适应性, 因此使我们现在很困惑。”

造谣暗杀俞强声 FBI辟谣  

俞强声投诚美国后便销声匿迹了。两年后中共媒体传出,被中方5名特勤人员追到南美某国于海中溺毙身亡,还有说是中共特工在他到南美旅游时在他的食物中下了放射性盐,也有说他在美国西海岸遭处决。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导称,熟悉这件事的中共官员称披露说,俞强声后来被中共特工暗杀。

2015年12月,美国之音发表了对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国反情报组组长IC·史密斯的采访,其中谈到了俞强声. 当记者谈到有人说俞强声在南美洲被中国特工暗杀了时,IC·史密斯说:“我可以戳穿那样的说法。那不是真的。”

文章还透露,大约在1990年前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金无怠(中共间谍,已自杀)的好友张茂林和俞强声也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牌桌上,一位牌友介绍他认识她的先生。

张茂林表示,当时俞强声自我介绍姓张,做生意,后来才知道他是俞强声。之所以了解到“张先生”的真实身份,是因为牌桌上的另一位牌友给中情局做过翻译,俞强声逃到美国后和中情局人员会面时,这个翻译刚好在场。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题画诗。郑板桥的作品中佔有相当大的数量。

“四个全面”到底是说的什么?

新华社头条是评论员文章主标题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副标题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近中国主要媒体普遍在宣传习近平的“四个全面”理论。人民日报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三还发文说:这是党报首次权威定义“四个全面”。
习近平的这“四个全面”到底是说的什么?按照这次党媒宣传口径,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还有报道说:习近平的这个说法要写进中共十九大党章。现在中共党章中,有毛泽东和邓小平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新华网说:习近平是去年12月中旬到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的说法的。以前(11月),他在福建考察时曾提出三个全面: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在江苏考察,他又加上了“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

胡春华

胡春华又名红兵,湖北五峰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河北省省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1963年4月,胡春华生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寒农民家,初中离家八里路、高中离家13裡路,为减轻家裡负担,他都走读,穿烂的草鞋一大堆,中午经常靠红薯充饥。1979年,16岁的胡春华以全县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用了一个暑假到水电站工地背河沙挣了100多块钱,加上父亲东挪西借,才凑齐上京路费和学费。

1983年大学毕业之际,胡春华主动要求去西藏地区工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毕业生大会上,作为毕业生代表,胡春华表示正是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才改变了自己的家乡,一个曾经闭塞的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下决心去西藏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也能实现现代化[2]。他在青藏高原一步一个脚印,担任过西藏自治区团委组织干事、拉萨饭店人事部副经理。1987年,时年24岁的他出任县处级的共青团西藏区委副书记。

初到西藏[编辑]
1983年8月,胡春华入藏,并先后在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组织部,《西藏青年报》社,西藏饭店工作;1987年出任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1992年3月,胡春华获得外放机会,到西藏林芝地区行政公署任副专员(相当于副市长);九个月后,他又回到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并升任书记;1995年,又外放至山南地区行政公署任专员(相当于市长),时年32岁[1]。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年到1992年底的这段时间,担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书记的,正是也曾担任过共青团领导的胡锦涛[5]。

后来,胡春华在1996年9月到1997年7月间,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一年制中青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四个月(即,1997年11月),胡春华就被调入共青团中央工作,从而结束了他在西藏工作的第一阶段,共十四年。

二次进藏[编辑]
在共青团中央期间,胡春华一直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同时还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学习。四年团中央工作经历之后,2001年胡春华再次进藏,历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兼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自治区党校校长等职。

经过五年历练之后2006年12月,胡春华又调回共青团中央,接替周强出任团中央第一书记。

任职河北[编辑]
2008年3月,中共中央宣布任命胡春华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并提名河北省省长候选人[6]。4月,被河北省人大常委會任命為河北省副省長、代省長。2009年1月12日,正式当选河北省省長。在胡春华就职河北不久便发生了李家窪煤礦特別重大礦難瞞報事件。紧接着又发生了震惊全球、影响深远的三鹿奶粉事件,有网站认为事件最初被河北省政府掩盖因而抨击胡春華[7]。胡春华在三鹿事件处理过程时任“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在2008年9月16日石家庄公安局视察侦办情况时称:“对那些坑害消费者、坑害奶农的不法分子一定要严厉打击、依法严惩”[8]。并在2008年12月7日在“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带头签名[9]。又《文汇报》报道称胡春华通过信息公开、严格执法,逐步化解了毒奶粉事件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10]。

内蒙古时期[编辑]
2009年11月,中共中央调胡春华接替储波,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次年1月,又当选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主任[11]。 在内蒙古任职期间,内蒙古发生了因牧民被卡车轧死,爆发大规模的抗议。事件发生后,有媒体称内蒙古部分地区实行了戒严[12]。有网站报道认为,内蒙古压死牧民事件本可以通过有效疏导化解,但因胡春华误判形势,过于偏执于事件背后所谓的“蒙独”因素,进而施行铁腕镇压,因为其思想僵化反而扩大了“蒙独”因子[13]。而中国大陆《内蒙古日报》则报道,胡春华称:“最近发生在锡盟的两起案件,性质恶劣,民愤极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这两起案件高度重视,态度非常明确,坚决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又这篇报道称这两起案件的凶手都已经被批准逮捕,司法部门正在审理中[14]。

又根据《文汇报》的报道,胡春华在内蒙古把扶贫开发当作头号民生工程,2011年,内蒙古全区各级财政民生投入1,956亿元,较上年增加300亿元,主要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都在20%以上[10]。

進入中央[编辑]
进入政治局[编辑]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會上,胡春华晋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5]。在本届25人的政治局中,他和孙政才都是15名新成员之一,纽约时报评论称这被视为他们正走在通往政治局核心层的路上,有年龄优势的他们很有机会在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而如成功晋身常委,将使他们有机会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习近平和李克强卸任之后,竞争党内最高领导的职务,成为中国第六代领导人[16]。

主政广东[编辑]
2012年12月,胡春华接替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出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花舞影崆峒派武术第11代掌门人

崆峒派武术第11代掌门人花舞影在甘肃平凉的家中准时练功。年逾花甲的她已坚持习武近30年,每日最开心的就是为学生授课。她当年为爱到中国,因「武」与她的丈夫、崆峒派的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结缘,这段跨国情成为佳话。如今,在她眼里,中国已成第二个故乡。

  中新网报导,花舞影,本名甲斐睦子,生于日本东京一个外交官家庭,因为热爱中国武术而与燕飞霞相识相恋,并于1990年在中国结婚。

  崆峒派武术始创于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中国着名五大武术流派。「崆峒武术,威峙西陲」,着名文学大师金庸先生的妙笔更让其增添神秘色彩,让许多武侠迷心驰神往。

  据报导,身材娇小灵活的花舞影开口便是流利的中文。师承于丈夫燕飞霞的花舞影以「花架门」的武功见长。「像敦煌壁画中『胡旋舞』单腿独立旋转的动作,在花架拳里也有体现。」她边说边做示范,「与舞蹈不同的是,这样旋转一周可以攻击他人。」

  上世纪90年代,她随燕飞霞在日本东京开班授课以来,目前各种国籍的学生已达数千人,随后还成立了国际崆峒派武术协会。

  2005年,燕飞霞因病去世后,花舞影便承担起传播崆峒派武术的重担,每年继续往返于中日两国为学生授课。

  花舞影说,崆峒派武术最难学、最难体会的便是「身法」,讲究身体的协调性。此外,崆峒派有上百种变化莫测的套路,徒弟中还无一人全部掌握,这亦是传承的困难所在。

  不过,花舞影对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

  2009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投资1800多万元人民币,在崆峒山脚下建成了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当我看到了崆峒山下有这么多人热爱、习练崆峒派武术,心里感到很安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人练得并不是纯粹的崆峒派武术。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教给大家完整的崆峒派武术。」花舞影说。

  身为崆峒文武学校名誉校长的花舞影还出资设立基金以鼓励习武的孩子。

  花舞影说,2016年,自己在平凉的时间会长一些,会为崆峒武术表演团选拔出一些孩子进行培养,尽自己的一份力。

程颢《秋日》

程颢《秋日》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