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汇总中国经济调查预测增长率为5%

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经QUICK新闻汇总的中国经济学家调查显示,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测平均值为5%。新冠疫情蔓延和以乌克兰问题为契机的能源价格上涨将产生消极影响。预测中国政府提出的“5.5%左右”的目标难以达成。

预计1~3月GDP比上年同期增长4.3%。虽然略微高于2021年10~12月的4%,但经济复苏势头放缓。瑞穗银行的细川美穗子认为,“除了2021年1~3月数据好的反向作用之外,疫情蔓延和乌克兰局势成为另外的拖累因素”。

3月,深圳市和上海市相继启动了封城。牛津经济研究院的胡东安认为消费走弱,供应链也出现混乱,预测1~3月的季度环比增长率为负。三菱UFJ银行的范小晨也指出个人消费正面临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4月4日上海市内

2022年增长预期的区间为4.3~5.9%,在30人中,11人预测在4%左右。对于中国政府3月宣布的5.5%左右这一目标,相继出现悲观的看法,Atradius表示“不认为会达到”,而荷兰银行(ABN AMRO)则表示“过于充满野心”。

将2022年预测值从5.2%下调至4.9%的安联贸易的黄黎洋认为在目标发布后出现新的下行风险,虽然放宽房地产调控效果会明显,但或许无法实现。

此外,乌克兰问题也投下阴影。向经济学家询问设想的对中国经济的风险,首位是商品价格上涨和进口通货膨胀导致出口减速和供应链的混乱持续下去。

中金公司的张文朗指出,如果石油价格高居不下,将成为全球的物价上涨压力,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将提高。东亚银行的郑富城认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低迷的消费者心理和制造业者构成打击。

三井住友DS资产管理的佐野铁司提出看法认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将以欧洲经济恶化这一形式明确体现出来。中国的对欧盟(EU)出口份额接近2成,出口容易下行”。

经济学家关注的是中国严格控制疫情的政策走向。野村的陆挺指出,由于感染力强的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新冠清零政策的经济成本将提高,并认为在2023年3月之前取消新冠清零的可能性非常低。巴克莱银行的常健也认为如果考虑到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和中国造疫苗的有效性较低等因素,中国仍未做好放弃清零的准备。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于一工认为:从短期来看,与经济增长相比,公众卫生将更为优先。

如果反复实施城市封锁,对经济的打击将变得明显。瑞信银行的冯萌则指出对于国内消费,尤其是家庭收支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加强。

不少经济学家预测将于今年秋季举行党代会的中国领导层将通过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凯基证券的陈浩认为将放松房地产调控,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企业税减税推动民间投资。

光大证券的陈政生认为,2022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比上年增长6.6%,如果仅限于上半年,可能达到10%。工银国际的程实预测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在1年内将定位为事实上的基准利率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贷款优惠利率)下调0.2%。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刺激政策有助于短期目标的达成,但如果缺乏吸引投资的营商环境,经济增长将无法持续(大和证券的赖志文)。

中国除了因疫情扩大而没有设定目标的2020年之外,基本上每年都实现了增长率目标。在国内外存在风险因素的背景下,经济运行的抉择正进一步变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