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情绪是亘古不变、全人类共通的天性?大部分人都这么想。其实,情绪始终在变,一种情绪在不同时空会有不同的体现,情绪的种类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减,有些甚至会永远消逝。相应地,人们表达、描述情绪的语言也在变。
环境改变人的性格,包括人的情绪体验。社交网络时代的人早晚会跟一种时代催生的新型情绪: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失机会、错过好事),这种情绪的诱因通常是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帖子,别处正在发生某件激动人心、不可错过的事,而自己却无法在场参与。
下面7种情绪、情感或精神状态的用词已经不复存在,而用来形容它们的词汇不断演变,老词有了新含义。
1 Acedia – 怠惰、慵懒、无精打采
Acedia 特指中世纪一个特定群体中出现的精神情感状态,这个群体就是修道院僧侣。特指中世纪僧侣的精神状态,涉及信仰危机这种情绪通常在精神危机时被触发,被它控制的人会感到绝望、倦怠、懒散,甚至有还俗的念头。
查尼博士说,放在当今社会,这种情绪可能类似于抑郁,但Acedia 这个词和它所表述的那种情绪跟中世纪修道院僧侣的精神危机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据信这种情绪是当年男修道院院长们的一大担忧;感染这种情绪的僧侣通常变得懒惰,令院长们感到绝望。
后来,acedia 这个词的定义和使用随时间推移而演变,逐渐成了跟怠惰(sloth)可以通用的同义词。怠惰是基督教义里的“七宗罪”之一。
2. Frenzy – 狂躁、狂乱、狂热、癫狂
这是另一个中世纪情绪,类似于愤怒,但比今天的“愤怒”一词的指代更窄,特指一种情绪。查尼博士这样解释这种情绪:“带着frenzy情绪的人非常焦躁不安,激动易怒,有时会暴怒发作,横冲直撞,闹出很大动静。”显然,静静的狂热在中世纪是不存在的。
这种情绪突出表明,现代人倾向于把情绪理解为内在的、自己可以设法掩饰和隐藏的东西。
3. Melancholy – 忧郁、忧伤、伤感、愁绪
忧郁曾经被认为跟人体内的体液有关忧愁、伤感(melancholy)如今通常被用来描述默默的哀伤、忧思。过去可不是这样。人类从中世纪进入现代文明时,melancholy 是一种肉体的痛苦,经常伴以恐惧和害怕。
在16世纪之前,人们认为人体内四种液体的平衡关系左右人的健康:血液、痰、黄胆汁和黑胆汁。如果黑胆汁过多,人就会忧愁伤感。当时还有人认为自己像玻璃一样易碎,惧怕运动。
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就有这种伤感的错觉,让人在他的衣服里缝上铁条,保护他的身体,以免不小心破碎了。
4. Nostalgia – 怀旧、乡愁、思旧
18世纪,怀旧情绪被认为是海员特有的身体疾患带来的痛苦.怀旧,nostalgia,这个词和它所指代的情绪,可能大家都熟悉,也是个常用词。但它最初是用来形容一种当时认为的身体疾病。
查尼博士说,那种疾病是18世纪的海员特有的病:他们在海上飘泊,远离陆地和家乡,思乡情切,这时就会得这种病。
跟现在人们认为的思乡病、乡愁、怀旧不同,18世纪的思乡病是有身体症状的。患了思乡病的海员会感到疲惫、慵懒怠惰,受到不明原因的疼痛的折磨,无法工作。病情严重的甚至会丧生。
那跟我们现在所说的怀旧显然是两回事。
5. Shell shock – 炮弹休克症
炮弹休克症这个词已经演变,现在用来指经历了极端不愉快的事或受到极大刺激后的极度惊恐(PTSD)大部分人听说过炮弹休克症,或弹震症这个词,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前线士兵的一种心理状态。
和怀旧、忧愁等情绪和形容它们的词汇一样,最初人们谈论炮弹休克时,是把它定位在介乎精神和身体疾病之间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予以治疗。
查尼博士说,炮弹休克症患者会有奇怪的痉挛,往往丧失视觉和听力,即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挺正常。一战爆发时,人们以为这些症状是因为太靠近炮火和爆炸,大脑受到震荡和损坏。后来,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导致的。
6. Hypochondriasis – 疑病症、癔病症
有些情绪会被当作身体虚弱来治疗疑病症、癔病症彻底跟情绪和精神挂钩,是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歇斯底里/癔病体现在男性患者身上,就叫hypochondriasis。
查尼博士说,当时人们认为这种病会令人疲惫不堪、身体疼痛,消化不良。疑病症的病源在17、18世纪的时候被认为是脾,后来改为神经系统。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相信这些症状是因为过度担心身体状况、害怕得病而引起的,因此尽管有身体出现病症,实际上得病的是精神和情绪。
7. Moral insanity – 悖德症
悖德症跟不道德没什么关系“悖德症”(moral insanity)这个词汇是1835年一个名叫詹姆斯·卡沃斯·普里查德(James Cowles Prichard)发明的。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情感型躁狂”(emotional insanity)。
很久以前,“道德”(moral)这个词的意思涉及“心理”、“情感”,同时也有我们现在理解的道德之意,所以容易引起困惑。当年普里查德医生诊断患了“悖德症”的人,都是没有精神疾病症状但行为怪异。他觉得很多患者跟大部分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可能无法控制情绪情感,或者在无意中犯了罪。比如,有教养的上流女性的盗窃癖(kleptomani)被视为悖德症的一种,因为涉事的女士在人们心目中没有任何理由需要偷盗。
查尼博士说,这个词基本上被用来指代所有的极端情感、情绪,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不服管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