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师归纳「有毒关系」的 3 个特徵!

1. 有毒关系经常潜藏在地位悬殊的人际关系中
K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毒关系的典型样貌。无论是发生於家庭或职场,所有有毒关系都有几项共同特徵。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将关系中的对象分为两种。主导有毒关系,给对方造成有毒影响丶试图操纵对方的人,称为「主导者」;而从属於有毒关系丶被这种关系操纵并因此受害的人,则称之为「牺牲者」。

有毒关系发生於力量有着压倒性差异的主导者与牺牲者之间,即父母与子女丶师长与徒弟丶前辈与後辈丶上司与下属等。有毒关系越是持续,主导者与牺牲者之间的力量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就算是夫妻丶同学丶手足等名义上看似平等的关系,若仔细观察这些关系就会发现,在形成有毒关系之前,主导者与牺牲者之间有着压倒性力量差异是很常见的。

父权文化普遍存在,於是在婚姻生活或家庭失和被无条件认为是女人责任的社会里,夫妻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有毒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或社会偏见等要素,就是在主导者与牺牲者的有毒关系中,明确区分力量优劣的重要因素。

若好好观察看似平等的国丶高中同班同学之间发生的有毒关系,会发现他们生活其中并称之为班级的这种特定组织里,经常可见主导者拥有比牺牲者更具压倒性影响力的情况。这样的力量优劣非常坚固,无法轻易被推翻。

2. 有毒关系一旦形成,就会逐渐增强破坏性
有毒关系具有强烈的持续性与逐渐严重的破坏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方面的优劣,当关系中发生虐待丶恶言等破坏性行为时,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某种心理动态,也就是流动与模式。

一旦心的流动固定下来,就会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形态,形成固定形态的有毒关系会抗拒改变,於是不平衡且具破坏性的流动便会继续维持。

有毒关系越是持续,暴力程度就越严重,手段也越多样。长时间施行暴力到成了常态的话,就会改为变成拷问(Torture)的形态。

人对他人行使暴力时,施暴的一方心里存在着一种类似马奇诺防线的堡垒,让他们的施暴无法超过一定的程度。这堡垒是复合而成的,其中包含释出恶意及破坏性行为时产生的罪恶感,以及对方和自己同样生而为人丶自然而然会去想像「如果我也被那样打的话,应该也很痛吧?」的同理与同情。

用手指捏死蚂蚁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像蚂蚁全身被压扁丶生命即将消失的感受,但是看到血腥电影里人的手脚被砍断时,因为对方和自己太过相似,便会产生反感。

然而,长时间持续的有毒关系会稀释主导者心里的马奇诺防线,甚至让防线消失。结果就是,人类对人类施加的暴力程度强化,方式变得过於残忍。此外,并不只有暴力的物理性程度强化了,暴力的多样性也增加了。

3. 有毒关系在封闭的情况下会牢牢巩固
有毒关系具有强烈的孤立性,并且这种孤立性会使牺牲者无法获得外界的援助,因而感到严重的无力感。在社会中,蓄意损伤他人的身体是可能被判刑入狱的重罪,但在家庭里,这却是一种训诫的方式。虽然劳动契约里,规范下班後公司不得干预员工的生活,但许多公司仍将参加聚餐等活动,视为组织配合度的重要指标,因此连下班後的生活都会被主管影响。

这类每个组织都不太一样的规则,有时甚至侵害了人的基本权利,让隶属於封闭组织内的当事人无从抵抗。有毒关系就存在於这样的缝隙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