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7个麦肯锡式逻辑思考习惯 ?!

Image麦肯锡式逻辑思考,简单地来说,就是:批判性地思考(透过深度洞察,拥有自己的想法)和逻辑性地发展(浅显易懂地传达)。
其实只要在下列的各种日常生活场合中养成习惯,就能够更自然地深入思考丶进而锻炼批判性思考!

习惯1:刻意「具体地」对亲近的人诉说

和家人丶情人丶朋友或同事说话时,你是否下意识地认定「对方懂你」,而感到心安呢?

举例来说,假设亲近的某个人说「我去便利商店买点东西」时,你拜托对方:「顺便帮我买个饮料。」

如果你拜托的对象是亲近的人,或许彼此之间会有默契,对方会将「买个饮料=你喜欢的饮料」带回来。在一般情况下,要试着刻意具体地诉说,不是「买个饮料」,而是说「我想提升干劲,帮我买提神饮料」。

日常生活中,也不要采取「顺便帮我买个饮料」这种「不具体」的说话方式,而是采取意识到「所以怎样?」的说话方式,这能够锻炼形成「批判式思考」的「思考肌力」。

习惯2:不要「跟着大家做」

两个年轻人进行了以下对话。

「你看了○○哥的脸书吗?」

「看啦。可是,我看不太懂。」

「的确,那样写的话,根本看不懂他想表达什麽。不过,我按了『赞』。你没按吗?」

「明明看不懂他的意思,你还按『赞』吗?」

「大家都按了。姑且跟着大家做,○○哥的心情会比较好吧。」

你是否曾心想「这麽一点小事,欸,算了」,如果有助於当下的情势发展,就观察现场的气氛,采取「跟着大家做」的行动呢?

众人外出用餐,思考着要点什麽餐时,有人说:「那麽,我点今天的推荐套餐。」於是其他人也说:「我也是!」

其实明明觉得别的菜色比较好,但是忍不住顺着局势,人云亦云……

你或许会认为,不过是脸书的「赞」和餐点罢了,不必那麽深入思考,但是像这样「跟着大家做」养成习惯之後,自己的选择和行动的「根据」就会逐渐淡薄。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轻易地「跟着大家做」。并且心想「自己为何选择它」,思考这个选择的理由,试着清楚地说出「根据」〔即使没有人在听〕,就是通往「批判性思考」之路。

习惯3:从新闻标题中思考「别的事」

「国家协助男女找到对象?! ─讨论设立『克服少子化危机基金』」

2013年,这种新闻成了话题。不仅使用国家的资金,改善环境,增加国人结婚率丶怀孕丶生产丶养小孩,更试图提供迈向婚姻的资讯和机会,给予协助。

这则新闻在各界引发了各种讨论,像是「国家终於认真地提出了少子化对策」丶「以税金协助民众找结婚对象未免太奇怪」等等。

「国家协助男女找到对象」,十分像是资讯节目中会出现的标题,但重要的不是只将新闻「作为话题」,而是试着对这则新闻进行批判性思考。

思考「So What?(所以怎样?)Why So?(那是为何?)」,就会发现到光看「国家协助男女找到对象」这个标题时没有察觉到的事。

在此,请进一步思考「So What?(所以怎样?)」一生未婚率高,会对国家带来哪种问题呢?

 

少子高龄化的情形继续下去的话,对年金丶医疗丶看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体系所造成的影响甚巨。

正因如此(虽然有实效性的问题),才会传出国家不惜编列预算,试图协助男女找到对丶结婚丶生产这种新闻。

像这样针对日常听到的新闻,批判性地思考,会逐渐看见其背景丶意义,或者别的观点。

习惯4:在冲动购买前思考

「这个好便宜,买吧!」在偶然经过的商店中,看到其他店没有打折的商品标示着「仅限今天六折」,你是否不禁心想「现在不买怎麽行」呢?

其中,真正具有价值的商品,也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变便宜,在冲动购买前, 请先冷静一下, 批判性地思考:「 对於自己而言, 它是否真的『 非买不可?』」

话说回来,若是「真正必要」的东西,说不定不管价格如何,你早就买了。假如不是偶然经过正在打折的店,就不会买的话,今後也有可能不会买。

这麽一思考,冲动购买的本质其实不是获得那个「东西」本身这个目的,或许得到「便宜买到了(尽管如此,还是有支出)」这种满足感才变成了目的。

心理学中,有种「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这是指一种特定的资讯或条件令人印象深刻,对於之後的判断或行动造成影响的心理效应。

 

即使是日常中购物这个行为,也请不要受到折扣价格所惑,请对照自己真正的目的,心想「这个真的非买不可吗?」试着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习惯5:区分事实和意见

接下来的句子中,有几个「事实」呢?

「最近伤风感冒流行,所以有许多人戴口罩预防。」

正解是「零」。话说回来,伤风感冒流行是怎麽一回事呢?医学上没有「伤风感冒」这种疾病(疾患),为求方便而将病人向医生诉说「咳嗽」丶「发烧」丶「鼻塞」丶「全身感到倦怠」等症状,归为「伤风感冒」,实际上,它是各种疾患的总称。

因此,成为「流行」时的前提「伤风感冒」本身,若不弄清具体而言它是怎样的症状,要思考预防对策也很困难。

虽说是「预防伤风感冒」,但是症状的范围太广,难以预防所有症状。

「有许多人戴口罩」,也有可能只是碰巧在场的人们都戴口罩而已。光凭主观的资讯,可以说「有许多人戴口罩」吗?也就是说,「多」的定义模糊,这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多。

和人们对话的过程中,这是常见的事,若是进行批判性思考,尽管乍看之下,感觉对方说的是「事实」,其实其内容也经常不过是说话者的「意见」罢了。

当然,和亲近的人闲聊的过程中,即使「事实和意见」混杂,只要能够乐在对话中即可。但是,一面刻意地区分「事实」和「意见」,一面听对方说,有助於打造「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习惯6:试着成为苏格拉底

人无论对自己或对他人,对所有觉得正确的事丶奇怪的事发问,才是最卓越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所有事情「设问」,一面厘清它的本质,一面提高人性。

这又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透过问题,试图从自己或他人心中,引导出更佳的答案。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说「顾客满意很重要」,便试着问「顾客满意究竟是指什麽?」;如果有人说「背叛别人不好」,就试着问:「你觉得背叛是怎麽一回事?」。

面对任何发言,都不要直接照单全收,而是试着设立某种「问题」。试着意识到苏格拉底这种做法,也是通往批判性思考的捷径。

习惯7:不要纵容模糊的用词

以下是某上司和属下的对话。

上司:「先前那件事还在进行吗?」

属下:「啊,那件事啊。好像进展得不错。」

上司:「那麽,拜托请尽早完成。」

属下:「是,我会再向您报告。」

这是常见的对话,但是,你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吗?

上司以「先前那件事」表达,属下「自认为晓得」上司在指哪件事,但不见得掌握了同一件事。

此外,尽管属下针对进度说「进展得不错」,也不晓得是否顺利,尽管进展到了一定程度,是否发生了什麽问题而停止进展,上司也必须确认这一点。

上司也设定了「尽早」这个模糊的期限,没有具体地指示要在何时之前完成。属下接下来的回答也是「我会再向您报告」,不清楚何时,以及报告何事。

像这样一一批判性地「吐嘈」,会意识到「这样行不通」,但是在一般的对话中,即使事情在逻辑上说不通,也会没来由地理解。

正因如此,若是在平时纵容模糊的用词,在重要的时刻时,「进展不顺利」这种结果就会摆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