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问题总是「卡关」? 不是你不聪明,而是想太久

碰到问题丶要下判断时,为什麽有些人的思考总是慢吞吞丶一团混乱?以创意设计闻名的日本百年文具店KOKUYO人才培育训练员下地宽也认为,这跟每个人想事情的方式有关。

如果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率的思考模式,就不会经常在眼前的问题打转丶在没必要的环节上犹豫过久丶为了寻找最正确的解答而浪费时间,甚至害怕失败而没有行动。

1.安排工作时,先厘清「目的」「成果」「方法」三个关键问题,避免白费力气:

当主管指示你「评估引进IT系统的可能性」时,不要立即着手搜集IT系统的资料,应该先厘清任务「目的」,是想掌握人员工作进度,还是想尝试管制加班时数丶确保公司利润。

确认目的之後,才开始思考「成果是什麽」「怎麽做」,避免搞错方向而做白工。

2.搜集资料时,先找最相关丶最重要的资讯,别在枝微末节打转:
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或假设,有系统地搜集资料,避免因为「这很重要丶那也很重要」而耗费太多精神。

假设想了解「数位装置的普及,带来了哪些改变?」你可以先从消费者需求丶竞争对手动态等「主题相关资讯」开始搜集。接着才是业界趋势丶新发明等「主题周边资讯」。如果行有馀力,最後再搜集「一般资讯」,例如法规变更丶人口资料,因为这些资讯与主题的相关度最低。

3.发想创意时,先从「共通点」与「不同点」着手,发掘好点子:
例如,你想开一间义大利餐厅,目前参考的同业是A丶B丶C三家义式餐厅,它们的共同点是价格很高贵,因此,你的餐厅可以考虑提供平实的价格。

但是,义式料理的食材成本原本就高,很难从这方面压低价格,那麽,你不妨考虑采取「立食」(站着吃)形式,这麽一来,餐厅空间能做出最大的利用,提升翻桌率,你还可以用「高级食材丶平价享受」的行销诉求吸引顾客。

4.犹豫不决时,直接套用判断标准,快速评估:
如果你老是在多个选项里游移不决,可以从过往经验里列出几项重要的评估标准,然後根据这些标准为每个选择评分,由得分最高的出线。

例如,你想知道哪个新商品构想最合适,就列出「独创性」「可行性」「获利性」等判断标准,做成评量表逐项比较,再根据总积分找出最好的选择。有逻辑地评估选项,就能提高你的决策速度。

5.表达时,套用基本论述架构,清楚又有说服力:
最能让听众掌握重点的论述结构是「表明结论+解释理由+提出具体对策」,掌握这个标准,再根据说话对象调整措辞或语气,就会给人一种明快丶专业的形象。

下地宽也认为,工作效率高的人通常不是「反应很快」,而是「不会犹豫」,能够熟练地套用「思考模式」快速组合资讯,再随着工作过程逐渐修正,找出最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