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快乐的六个秘诀

儒家有忧患意识,总是担心百姓生活困难丶教育不足丶未能择善固执。但是儒家出於真诚,修己安人,心中永远洋溢悦乐之情。「君子三乐」,意在成己成人;「反身而诚」,其乐操之於己;「人生六境」更是终身修养的目标。

儒家对於快乐,向来深具信心。孔子过着简朴生活,但是「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他的学生颜回生活穷困,但是「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关於快乐,孟子提出更多描述,只要略加察考,便能发现一个特色─孟子会同时注意「乐」与「忧」。

他鼓励齐宣王多为百姓着想,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同天下人一起快乐,同天下人一起忧愁」,这是称王天下所必须做到的。但是,如果「乐」成为安乐或享乐,「忧」成为忧患或患难,情况就不同了。孟子谈到「天降大任」一段话时,肯定考验是必要的过程,结论则是「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 《孟子.告子下》),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招致灭亡。

孟子认为自己饱经忧患,并且得到天降大任。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他的口气充满自信,像他这样的人怎麽会不快乐呢?以下试述孟子的快乐观。

(一)君子有三乐
孟子宣称:君子有三种快乐是超过「称王天下」的,这话值得认真倾听。分别为: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2.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尽心上》)他说的有道理吗?

第一,父母都健康,兄弟都无灾无难。这听来像是狭隘的家庭主义,只管自己的家人平安。这种快乐会胜过君临天下吗?天下具备这项条件的人比比皆是,但为何不见他们如此快乐呢?原来孟子另有深意。父母俱存时,遇到老年人,比较容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因而真诚表现出尊敬与礼让的态度。在兄弟无故时,遇到同辈的人,比较容易把他们当成兄弟看待。然後,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也就比较容易实现了。

简单说来,人性是向善的,而「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因此,要实现善,必须先关怀及珍惜「别人」。父母俱存与兄弟无故,使大家更容易做到这一点,更有可能行善以完成人性的要求。所以,孟子所说的快乐,不是只在意家人平安,而是考虑到自己的人性能否顺利实现其潜能。这是身为人最根本的快乐。

对上无愧於天,对下无怍於人。天给了我这样的人性,向善的人性,所以我走在行善的路上,即可无愧於天。同时,善涉及了我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所以行善即可无怍於人。孔子认为,君子要知天命与畏天命( 《论语.季氏》);到了孟子,把天命与人性做了合理的连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尽心上》)能够事天,其快乐自然胜过君主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里把教育当成快乐,其实也是在奉行天命。孟子引述《尚书.泰誓上》所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说的属於「作之师」,这不是在回应天命的要求吗?至於「英才」,则儒家向来认为「有心上进者为英才」,如此可以培育优秀的下一代,使未来更有希望。

因此,以上三种快乐,代表了「顺天命以完成人性」的三种作为。至於称王天下之乐,在此实在相形失色。

(二)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未必时时与人相处,即使与人相处也未必事事皆可如意。因此,懂得如何自处或对待自己,是人生必学的一课。孟子说了一句心得,可谓发人深省。他说:「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这句话分为三小段,其中第一句最抽象,第二句最让人向往,第三句则比较落实。

「万物皆备於我」在说什麽?「我」是指每一个人,万物在每一个人身上都齐备了。表示每一个人都没有缺憾,都具备了所需要的一切。换言之,即是对万物一无所求。只要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像颜渊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论语.雍也》),然後天地虽大丶万物虽多,与我有何关系?富贵荣华丶名利权位,又与我有何相干?

「反身而诚」是说反省自己做到了真诚,不为任何利益而损伤道义,也不为任何理由而委屈别人,保持光明坦荡的心胸,那麽就可以体会「乐莫大焉」的意境了。当然,所谓真诚,并非自以为是,而是随时可以展现为具体的善行。孟子谈到,在做到「仁丶义丶智丶礼丶乐」之後,就会快乐起来,到「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地步( 《孟子.离娄上》)。

然後,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就是行仁的最近途径。孔子所谓的「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论语.卫灵公》),不可脱离人我之间的关系。孟子谈到真诚时,也不会忘记由恕(将心比心)来实践仁。

由此观之,儒家的快乐观很清楚,就是在明白人生正途之後,坚定心志往前走。人生正途是顺着人性的要求而展现的。这样的人生始於明白善是什麽,再出之以真诚,由内而发产生力量,使自己主动行善。为了完成这个目的,有所牺牲在所不惜。所以孔子会说「杀身成仁」( 《论语.卫灵公》),孟子会说「舍生取义」( 《孟子.告子上》),明明是牺牲生命,但却使用「成丶取」两字,反而像是大有收获。学会上述思想,人生操之於己,快乐自然也将如影随形。最後,在抵达生命终点之前,人还可以朝什麽境界去修养呢?

(三)人生六境
孟子评价他的学生乐正子是「善人也,信人也」,接着说了一段人生六境,原文如下: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下文依次分析之。

1.「可欲之谓善」。这句话的主词是人的心,而不是人的身。孟子说过「理义之悦我心」( 《孟子.告子上》),可见人心觉得可欲的即是理与义,可通称之为「善」。人的行为(如孝丶悌丶忠丶信)使我心觉得值得欲求,此一行为即可称为「善」。但是,这种行为是否出於别人的要求呢?

2.「有诸己之谓信」。善行不是出於别人的要求,而是自己真诚去做的,是由真诚引发内在力量去完成的,这样才可算是「信」。信是真实之意。

3.「充实之谓美」。由真实到充实,是说在「一切」人我相处之事上,都能做到善,由此彰显人格之美。

4.「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长时期彰显人格之美,以致发出光辉,足以照亮四周的人。这样才可称为「大」。孟子口中的「大人」常指德行完备的人,即是此意。

5.「大而化之之谓圣」。不仅发出光辉,还能进而产生感化人们的力量,造成化民成俗的效果,这样的人即可称为圣人了。孟子所谓的「圣之清者,圣之和者,圣之任者,圣之时者」( 《孟子.万章下》),皆有类似的表现。

6.「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在圣之上还有「不可知之」的境界,表示人性的潜能是无法限制与难以想像的。古人以为「人是万物之灵」,孟子这句话是对「灵」字的最高礼赞。儒家肯定人可以做到「止於至善」,只是无从描述罢了。

孔子曾感叹「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孟子确实了解孔子,他的学说可以化解孔子的感叹。孟子也曾声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世人只须静下心来仔细省思孟子的言论,就可以领悟他的学说要旨。孟子不需要别人为他辩解,他自己的言论即可构成一个圆满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