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放慢步调,并且定期地排出「什麽事都不做」(doing nothing)的时段,或许才是我们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藉以引导出有助於激发想像力丶改善心理健康的精神状态。
推开资讯,才有时间做更重要的事
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是透过忙碌的程度(busyness)来界定的。环顾你的四周,在车站丶咖啡店丶街道上,人们都黏在他们的手机或平板上。
我最近询问了一个我辅导过的高阶主管(我姑且称呼她为海伦),她一天收到多少e-mail。「500封!不过我一封都没看。如果我看了,我就没办法工作了。」
取得资讯一点都不难,真正的挑战在於「把资讯推开,这样我才不会苦於资讯超载。我需要时间去思考。」
海伦有一个助理,会帮她过滤所有的e-mail,所以海伦每个星期都会花上几个小时,跟助理一起讨论有问题的邮件。「我不是领薪水来做这种工作的。」她解释,「如果我一直都忙着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情,我就没有时间留给我应该做的事情了。在网路空间里,你是没办法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的。」
海伦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也从经验中发现,很多人如果能够做得少一点,深思多一点,情况都会更好。
只是,人们向来很难真正接受「什麽都不做」这件事。我们会把它跟不负责任丶浪费生命联想在一起。大多数人如果不做点什麽的话,都会产生罪恶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当我们觉得真的很忙碌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亢奋。而分心所引起的行为,像是不断地查看e-mail,会刺激脑部大脑分泌多巴胺(dopamine)到血液里,让我们感到一阵兴奋,导致手边的动作更难停下来了。
这种情形的危险在於,我们可能会失去我们的连结(connections),不只是人际之间,而是我们跟自己的连结。如果我们不给自己一些不受打扰丶可以自由联想的时间,就比较不可能产生个人的成长丶洞见和创造力。
无聊的好处: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什麽都不做」和「无聊」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如同我在〈什麽都不做和无事可做:空闲时间和无聊的潜藏价值〉(Doing Nothing and Nothing To Do: The Hidden Value of Empty Time and Boredom)这份报告中所说的,尽管我们多半都觉得「无聊」很难忍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无聊却可以成为某件事的序曲丶开端。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聊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个临界丶初始的空间(liminal space),一项关键的资源,促使我们去寻求不熟悉的事物。
然而,在网路时代,娱乐和让人分心的事物几乎是无穷无尽,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持续忙碌的状态里,而非什麽都不做。而我们在网路空间(一个多工和极度活跃的世界)里的狂热行径,也让我们得以自欺欺人,误以为自己是很有生产力的。
真相是什麽呢?社群媒体其实是非常被动回应的(reactive),并不是非常有原创性的(original)。它不但局限了创造力,而且可能有害心理健康。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在行动与反思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可能会面临心理崩溃(psychological burnout)。
高效主管的秘密:从忙碌中抽身,才能思考和行动
不幸的是,在当代组织里,工作成瘾者不但备受鼓励丶支持,甚至还会得到奖励。而且这个疯狂行径的发展愈演愈烈,很难对抗,因为这样的行为对组织是很有用的。
这跟「控制」有关,背後的心态是:「我付给那个人高薪,为什麽他们不在办公桌前工作?」
然而,拚命工作和聪明工作未必有关。事实上,一个工作狂文化很可能会促成严重的个人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士气低落丶情绪沮丧丶药物或酒精等成瘾物质的滥用丶职场骚扰丶关系破裂丶缺席率高於平均。
成效最高的主管都是可以行动和思考的人,这意味着他们随时都可以从不得不忙碌的状态中抽身。
什麽事都不做:激发无意识思考,孵育创意
什麽都不做或无事可做,都是刺激「无意识的思考过程」的珍贵机会。无意识思考擅长於整合和连结资讯,其运作方式就是在我们广大的知识资料库里,潜意识地执行联想性的搜寻。在这个心灵区域里,我们比较不会受到传统联想的限制,比起我们有意识地专注於解决问题时,更有可能产生新颖的点子。
这些思考过程的结果,可能不会立即进入我们意识层面,为我们所察觉。它们可能需要时间去孵育。在此提供的建议是,什麽事都不做(或是少做点事)不但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最佳良方,也可能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