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人? 支持,而不是救援

Image导师该怎麽做,才能让指导与时机配合起来?导师该如何展现适当的关切?过犹不及都不好,毕竟太关心徒弟会让他觉得受不了;不够关切又会让他觉得自己遭到遗忘。

1.随时搜寻是否有触发徒弟获得新发现的机会
每次与徒弟沟通时,不忘自问:「这次对话有什麽值得让徒弟学习之处?」

2.随时观察徒弟
导师必须注意徒弟是否出现缺乏兴趣丶无聊或乏味的言行举动,这代表学习停滞的迹象。

3.旁敲侧击
虽然你真正想问徒弟的是:「你觉得工作上的成长或学习,有哪些不足之处?」不妨换个婉转的问法:「你觉得工作上有哪些挑战?」如此一来,让徒弟觉得谈论「工作有没有挑战」比「学习机会不足」来得更容易启齿。

4.远距离观察徒弟的工作情况
就像在一段距离外观察鸟舍一样,你的目标是,判断是否已经出现以导师的身分为徒弟进行「机会教育」的契机。

支持而不救援
雏鸟第一次笨拙地从鸟舍飞到邻近枝头上时,青鸟父母既骄傲,又担心地在一旁观看。当雏鸟摇摇摆摆地进行短距离飞行练习时,一只青鸟在旁边的树梢上,用叫声不断鼓励雏鸟。

突然间,我家的黑猫塔可出现在屋角。一只青鸟立刻飞到塔可附近,吸引它的注意,让雏鸟平安飞到较远的树枝上。在这一刻,父母的无我英勇行为,令人动容。父母展现关键且适时的支持,但雏鸟仍要靠自己的力量,飞到安全的地方。

如同雏鸟学会飞行一般,徒弟从一开始不熟练地运用刚学到的新技能,到技巧熟练丶信心满满,导师在过程中要不断提供支持与鼓励。

然而,所有的导师心中都有个疑问:「给多少支持算太多,最後变成自己下场救援?」以及「究竟给予多少支持算太少,变成撒手不管?」多数导师给予的帮助,往往多到干涉的程度。我们经常忍不住要插手,并对徒弟说:「我示范给你看!」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开口问徒弟:「你觉得接下来该怎麽做?」

下列叙述句可帮助你,在从旁协助的支持与毫无益处的救援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若诚实面对自己,我必须承认,有时候提供徒弟协助通常是因为以下原因:

1.我不希望看到徒弟重蹈我的覆辙。

2.我不能接受学习过程中有太多错误。

3.我不想看到徒弟受伤丶感到丢脸丶失望或心灰意冷。

4.我必须让徒弟知道,我的能力有多强。

5.假如我不示范给徒弟看,他永远学不会。

青鸟的例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为:老师要有勇气让学生经历失败。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导师总是希望徒弟的学习没有痛苦。事实上,徒弟要透过跌跌撞撞的学习,一点一点进步,经历破皮受伤,才能大幅度地成长。青鸟勇敢地冲向虎视眈眈的猫,引开它的注意力,让雏鸟能笨拙地拍翅学飞。父母看似在保护子女,但他们其实不只是保护,还示范勇气为何物。当学习者目睹教导者亲自冒险,他也会跟着勇敢冒险。

避免完美主义作祟
导师给徒弟的最大礼物是,展现真我。反过来说,学习的最大阻碍是,环境里充满对完美的期待,以及「你为什麽不能和我一样?」的心态。导师向徒弟展现自身的优越技能,并无不妥之处,只要他展现的是真实的自己,包括缺点在内。不妨参考下列几点建议:

1.把指导过程录影下来
检视你使用的语言是否透露出控制欲:「我希望你……」「你应该……」,或者用高人一等的语气说「我们」(就像「我们该吃药罗!」中的「我们」)。

2.检视你的语气
像是听起来是否展现真实与开放的态度。你的语气听起来像个专家,还是学习夥伴?徒弟会觉得你是个爱说教的老师,还是经验丰富的同事?

3.寻找你试图展示权力或保持距离的蛛丝马迹
坐在你的办公桌後方进行指导,会对徒弟造成压力;坐在徒弟旁边四十五度角,两人中间没有阻隔物,可拉近两人距离。伴随角色与地位而来的权力,可能构成学习障碍。以实际或象徵的行动,降低这种权力感。

4.展现对不同观点与独特看法的包容性
通往卓越的路,通常是在两个极端观点之间摆荡。帮助徒弟向极端的例子借镜,修正自己的看法。透过问题,鼓励徒弟找出比较平衡丶有效的立场。

5.认真学习,但不要太严肃
与徒弟一同为好笑的事开怀大笑,但是,绝对不能嘲笑他曾犯下的错误。不妨偶尔说:「我也犯过同样的错」,不仅能够化解徒弟的担忧,也能提升冒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