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把「旧的不必要」丢掉,才能迎接新的美好

一个人会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最大的问题来自於「思考时,主轴发生偏差」。以整理物品为例,一件东西要不要留下来,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只有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仍旧最必要丶最适合丶最有存在价值的物品,才会需要被留在当下这个空间中。也就是说,「做选择时,主词永远是『自己』,不是『物品』;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以此检视,不管是整理物品还是安排工作,如果执着於「还能用吗」「好可惜喔」「万一出了错……」,就是把主词变成了「物品」和「他人」,时间轴放在「未知的将来」与「一去不返的过去」,於是,明明不喜欢的东西,却因为「说不定有天会用到」而留着;明明交出去更有效率,却把琐事留下来自己处理。

「断舍离真正的意义,就是察觉自己与事物之间真正的关系,」,一旦能够抛开「会不会遗憾丶别人怎麽看」等外在观点,只着眼於「当下的我到底需不需要」,所有不必要丶不想要的,自然就会明白舍去也是无妨,对於取舍,也就不再迷惘。

回想自己第一次落实「断舍离」的时刻,是换季时打开自家衣橱,明明满柜子衣物,却觉得没一件可穿。惊觉会放进衣橱中的,应该都是喜欢与想穿的衣服,但自己为什麽会陷入这种「明明有很多,但却等於没有」的境地?

「这种堆积绝对不是出自需要,而是一种奇怪的执着!」开始检视自己「丢不掉」的理由:这是出社会时买的昂贵套装丶这款说不定以後还会流行回来……,发现自己其实是透过衣物的积累,保留某一段记忆,当作某件事情发生过的证据。

这层领悟,决定摆脱过往回忆与未来期待所带来的束缚,正视自己的衣橱,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凌乱与窘迫。「如果我能开始把衣橱内的东西整理好,也就代表能够放下一些内心中早该抛弃的东西吧!」

别让对未知的不安,限制了未来的可能。当然,或许有些人会说,要是丢错东西丶工作交错人,到时不是更麻烦吗?

确实会有这种情况,但与其担心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厘清当下的自我:「为了防患未知的将来,这件事值得我现在花这麽多精力丶时间丶金钱与劳力去做吗?」

引用80/20法则,不管是实际上有价值丶并且常用的物品,还是真正需要我们亲力亲为的重要工作,都只占我们所拥有的事物的两成而已,就算是丢错东西或派错工作,5次中也只有一次会伤脑筋。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什麽样的人生。「你要想清楚,自己的犹豫不舍,是出於对未来的不安?还是对未来的期待?」担心会後悔是人之常情,但若是因为害怕而对未来划地自限,是否反而是预设立场,阻碍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对於未来,其实没有必要主观地认为『少了这样,一定就会造成困扰』。」

割舍本来就是痛苦的抉择,但如果你对未来拿不起丶对过去放不下,就肯定没有时间与心思好好经营现在。所以,藉由思考自己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敢於舍弃掉所有不必要丶用不到的事物吧!而「当所有的选择都是必要之物,生活又怎麽会拥挤或凌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