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习 1. 找个可期待的目标
有项研究发现,光是想到自己在观赏一部锺爱的喜剧片,就能让脑内啡的浓度实际提升 27%。
很多时候,一个活动中最令人开心的就是期待的部分,如果你无法马上度个假或跟好友出门疯一晚,不妨把某项活动写进行事历,就算相隔一个月或一年也无所谓,然後每当你需要提振心情时,就拿出来提醒自己。
小练习 2. 用心行善
利他行为有助於纾解压力丶大幅增进心理健康,无论受助者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幸福多了 40%》一书作者及正向心理学知名研究者柳波莫斯基博士就发现,被告知在一天中要完成五件善事的受试者,反映出来的快乐程度高於控制组,即使在实验结束许多天之後,快乐感依然持续存在。
如果你想亲身尝试,可以每星期选一天坚持做 5 件善事,但为了得到心理上的好处,你务必有意识地去做,而非只是回溯过去 24 小时。
小练习 3. 营造正向环境
周遭环境也能对我们的心态及幸福感产生极大的影响。尽管我们对周遭环境没有完全的掌控权,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些具体的努力,为它注入正向气氛。
想想你的办公室,带给人什麽样的感受? 在电脑四周贴满亲朋好友照片的人,并不只是在装饰而已,他们是在确保每天朝那个方向望过去,都能感染到一股正向情绪。
小练习 4. 运动
你大概已经听过,运动能刺激大脑分泌化学物质「脑内啡」,进而引发愉悦感,但这不是运动唯一的好处。运动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动机与掌控感丶纾解压力及焦虑丶帮助我们进入「心流」(我们在做事最有效率时,经常得到的全神贯注感),进而提振我们的情绪及工作表现。
运动不仅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情绪提振效果,而且效果相当持久,无论走路丶骑单车丶跑步丶游戏丶拉筋丶跳绳,还是踩单脚弹簧高跷,只要你让身体动起来,任何形式都可以。
小练习 5. 花钱(但非买东西)
跟常见的说法相反,金钱可以买到快乐,但前提是用钱来做事情,而不光是拥有物品。罗伯特.法兰克在《奢华狂潮:为何疯狂消费买不到你的满足?》中说,虽然我们从物质上得到的满足会快速消逝,但把金钱花在实际经验上,尤其是与他人相关的经验,可以创造出更有意义丶也更持久的正向情绪。
相较於买鞋子丶电视机或昂贵手表等物品,花钱参与活动(例如听音乐会或跟一群人出外聚餐)可以带来更大的愉悦感。
你的花钱习惯是什麽?你可以在纸上画个表格(或花 10 分钟建立一份漂亮的试算表),记录下个月的金钱支出状况。到了月底,回头检视每一栏的纪录,想想你的钱多半是用来买东西,还是买经验?每项支出是否带给你快乐感?它持续多久时间?或许你不久就会发现自己想要重新分配支出,将花费从「拥有」栏移到「体验」栏。
小练习 6. 发挥性格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之处,每当我们运用某项技能,无论是什麽,我们心中都会立刻涌现一股喜悦感,所以当你发现自己需要振奋一下心情,不妨重拾某个许久没有崭露的才华。
除了运用技能,更能为我们带来成就感的是发挥某个突出的人格特质。我的一项性格优势是「喜爱学习」,每当我找不到机会运用这项优势时,都会感到特别空虚,所以我会想办法把它融合到枯燥乏味的例行事务里。
比方说,我一年几乎有三百天要出差旅行,一间又一间的机场和饭店可能会折损我的心理健康,尽管我喜欢每到一座新城巿就参观一间博物馆,但遗憾的是,我经常拨不出时间,所以我决定每到一个新地方,就认识一项跟当地有关的历史。即使是如此简单的认知练习,都能在我忙碌奔波於世界各地时,为我的心境带来极大的改变。建议你找出自己的性格优势,试着把至少一项特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快乐练习,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正向情绪,也会开始发现那些正向情绪提升了你的效率丶动机和生产力,并且打开通往更大成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