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多少钱不重要,不做这件事,你一辈子躲也躲不掉!

记帐

原则一:帐先记大分类丶采预算制来控管支出

平时记帐要确认目标,因为生活中不会有人来「查帐」,反而是在自己发现储蓄率降低时,能够发现原因何在,或是想提升自己的储蓄率等等。否则平时记帐只需要记大分类即可,例如记下「早餐丶午餐丶晚餐」或是更大范围的「吃喝」,而不用详细到「早餐(火腿蛋饼+红茶)」,只因为目的是要做分类。

而大分类采预算制来控管支出,例如我的早餐每日(周或月看个人)预算50元,午餐是100元,晚餐是100元的预算控管法,自然能得到我们所设定的效果,再依目标来调整生活方式即可。

原则二:投资要有自己的风险承受策略,盈亏都怡然自得

投资有赚有赔,投资前请详阅公开声明书,不管花什麽钱都一定有盈亏,就像花大钱去吃一间新的餐厅,「好吃就是赚,不好吃就是赔」,那不知道好不好吃,为什麽会愿意尝试呢?因为一句「大不了下次不要去」,所以就吃了这家餐厅。「大不了下次不要去」这就是投资策略,而这个策略适用於我们每一次尝试新餐厅时就建立好的心态。

金融商品的投资也一样,需要找到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策略,比方有人说美国股票没涨跌幅,所以要做美国股票,问题是美股开盘丶台湾深夜,有适合我的生活方式吗?搞不好打个嗑睡就不小心下单赚到一大笔??所以拟订策略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安心,而不是一味追求报酬

原则三:找到自己适合的财务顾问或管家

税务这件事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公司行号可以找会计法律事务所,那我们个人呢?

正因为个人财务规划的观念台湾尚待萌芽,所以才会出现了某运输业总裁想让王国世袭给小王子的事件失败,这是一件台湾税务史上最值得讨论的一个案件了。

其实没特殊事件的话,税务规划是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的事情,而我们想要让资产完整地传承给下一代,做好税务的规划是一定要寻求税务的意见的。

结论

理财的目的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如果理财是痛苦的,那就尽情消费吧,表示我们需要调整理财的模式或寻求专家的协助,正因为台湾的金融从业人员大多都是以销售商品来与我们互动,导致无法完全中立看待我们的财务状况。想要问题得到解决,而又希望有人与我们站在相同立场来看事情,那就开始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理财同志,或是值得信任的财务顾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