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人跟事!

一丶追求效率
什麽是效率极大化?就是花的时间越来越少,做的事却越来越多。我发现很多人对「效率」一词有一些误解,认为效率是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因为很重要,所以我想特别强调:

效率是:如何用更短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
而不是:如何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

很多人会说这两句话不是一样吗,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其实只要仔细思考,你就能明白这两件事有所区别。时间管理基本上就是「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做越来越多的事」的过程。

前者,你的效率提升了;後者,你的效率不见得提升了。因为你可以在效率不提升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但如果要用更短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你就必须改变做事的方法,这才是效率提升的本质。

二丶找杠杆
杠杆这两字很容易理解,不多解释。最常见的杠杆就是opt跟opm,意即别人的时间跟别人的金钱。找杠杆本身也是提升效率的过程。

举例来说,现在有些网路公司提供虚拟助理的服务,让你每个月花一些钱,就能帮你处理一些琐事。如果某些事需要花你十个小时,但你每个月花一千块请一个虚拟助理,就能替你省掉这十个小时,这件事你干不干?是我,肯定干。

三丶固定排程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事情我们做得最快最有效率的,就是那些我们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做出的行动。例如吃饭丶睡觉丶刷牙,你压根不需要多想就知道怎麽做。

固定排程的意思是,固定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并且让它变成一种习惯。习惯有个好处,就是省掉你思考的步骤。固定排程能够养成习惯,而这能够让你时间运用得更有效率。

四丶花钱买时间
刚刚举的虚拟助理就是一个例子。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用钱买时间,当然,不一定每个人短时间都能这样。但是以长期来说,你可以发现,当你越有钱,你越是会花钱买时间的。

判断该不该用钱买时间的方式就是:你每小时付出的钱,是否小於你个人所能换取的时薪。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比尔盖兹可能每秒的时间值几万元,你要他在路上去捡看到的一块钱,那当然是不划算的。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明白自己的收入换算成时薪是多少,你就可以判断是否应该花钱去买你的时间。

如果出远门,你以前是不是搭火车,现在改搭高铁呢?
如果要去某间店,你以前可能搭公车,现在是不是直接叫计程车呢?

你会发现,当你越有钱,你就越会花钱买时间,因为它值得。

所以当你计算你的每月薪资换算成时薪之後,假设每小时是200元,当你能花150找人替你做掉原本要花你一小时的事,这就值了。

五丶善用时间表
以前学生时,我自己设计了一张时间表,以每小时为单位,从礼拜一到礼拜天。我会在这张表格填满我要做的事。而要做的事可以分成:

固定排程时段:你在特定时间要做的事。
休闲时段:你的休闲活动。
自由分配时段:为防止意外状况发生,你在固定排程时段没完成的事,可以在这个时段补上,如果固定排程事项顺利完成,你可以自由分配这个时段。

当然,每个人适合的时间表可能不太相同。时间表最大的作用就是固定排程,简单说,在固定时间做特定的事可以养成你做事的习惯。

六丶善用科技

使用Mac,而不是Windows。使用Evernote,而不是传统笔记。使用云端硬碟,而不是外接硬碟。使用feedly这种Rss reader,而不是书签。

仅仅只是改变自己使用的工具,就能增加你使用时间的效率。

你不信?现在去 Amaza 买一个Dell的电脑萤幕,当你用笔电工作的时候,多外接一个萤幕,我保证,不出三天,你就能感觉到工作效率提升了。

总结来说,时间管理的过程,就是「花的时间越来越少,做的事却越来越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体现在追求「效率极大化」这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