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拉低工业原材料价格

钢材和合成树脂等工业原材料的国际价格正在下跌。中美贸易战已持续1年,出口停滞导致生产活动表现低迷,中国的原材料需求出现下滑。汽车等使用的钢材价格1年下跌1成。中美两国的贸易磋商可能走向长期化。廉价原材料流入日本,成为拉低日本国内价格的主要因素。

由于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额外关税,导致中国出口表现不振。出口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2成左右,景气感出现恶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 49.4,连续2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在占到全球钢材消费约一半的中国,需求正在放缓。

一方面,粗钢生产则持续保持高水准。东南亚出口市场上多余的钢材正在向外流出,中国1~5月的出口量同比增加了2.5%。

汽车和工业机械等使用的钢材(热轧卷板)的价格为1吨550美元左右,比4月下跌4%左右。和贸易战激化的2018年秋季相比下跌速出现加快。虽然一度止跌,但是5月之后价格再次下跌。

家电产品外壳等使用的ABS树脂在东南亚出口市场的价格为1吨1400~1450美元,比4月底下跌1成,和上年同期相比跌幅逼近3成。美国5月以中国家电产品等为对象把“第3轮”对华额外关税的税率提高至25%。中国的ABS树脂消费量占全球的一半左右。

越来越多的观点预测,由于关税上调,中国的家电和杂货对美出口将进一步下滑。面向圣诞节商战,虽然已经进入增加采购杂货用合成树脂的时期,但有日本国内的树脂厂商表示,今年“中国的采购表现低迷”。

中美在6月的首脑会谈中就继续展开贸易磋商达成协议,美国决定暂停启动“第4轮”对华额外关税。但是在原材料交易市场上,不少人警惕新关税将导致需求下滑。

在电视用液晶面板(未安装背照灯等的半成品)方面,作为指标的32英寸面板的价格在40美元左右。由于缺货,初春时价格一度上涨,但是5月之后转为下跌。

在超薄电视市场,中国的出货份额占全球的4分之一左右。市场担忧追加关税启动后,超薄电视在美国的销售价格将上涨,对美出口将萎缩。在中美磋商的走向难以预测的背景下,中国的电视厂商似乎减少了原材料采购。

被视为经济动向先行指标的铜的价格也增长乏力。中国的需求占市场整体的一半。作为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3个月期货的价格仅为1吨5900美元左右。

在美国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尽管进入7月后铜价出现回升,但也比2018年同期下跌5%。瑞穗银行金融衍生品营业部的能见真行表示,“中国的新车销量增长乏力,实体经济表现不振”,这种看法抑制了铜价上涨。

原油市场也是一样,外界意识到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以中国为首世界经济出现减速。尽管美国与伊朗的对立导致中东局势紧张,但认为原油需求将趋冷的观点居多,原油价格低于2018年同期的水平。

日本国内的价格也被拉低

源自中国的原材料供给过剩还波及日本市场。东南亚出口市场上过剩的产品流向日本,导致供给过剩。1~5月,日本来自中国的钢材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73%。

日本国内的库存也出现膨胀,薄钢板截至5月底的库存达462万吨,为10年来的最高水平。进口钢材比日本产钢材每吨便宜几千日元。为了与进口产品竞争,日本大型电炉钢铁厂东京制铁从7月的合同开始,把钢材的出货价格下调了近1成。

如果中美两国无法就缓和贸易摩擦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启动新的追加关税。上调关税将打击中美经济,可能进一步拉低原材料价格。

廉价进口产品流入日本,一方面将减轻原料采购企业的成本,但也很可能导致日本钢铁企业业绩恶化。SMBC日兴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宫前耕也指出,“可能通过日本对海外的出口减少及企业心理的恶化等形式,拉低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