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社交障碍,你只是心里有障碍!

1.只批评行为,不批评一个人
我们可以评判一个人的行为,但是不要去评判整个人。

这个意思很显而易见,比方说,今天有个人做出了一个不好的行为,例如随地丢垃圾,很多人此时就会有各种想法认为:这个人怎麽这个差劲呀,他一定是个很糟糕的人。

我们应该要改成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乱丢垃圾是不好的行为,那个人做出了这个行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全部的整个人都是如此,也不代表他就真的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简单的说,就是某个人无论做了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我们只针对这件事本身做评判,而不针对他这个人做评判。

这个简单的做法,可以搬开每个人很容易对别人有先入为主观念的大石头,同时减少自己跟别人之间的社交障碍。一个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只代表这件事是不好的,但不代表这个人就真的是不好的。

2.了解月晕效应,避免过度概括化
月晕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非理性思维。这是指当一个人有某种好的特质时,我们倾向认为对方在其他方面也拥有好的特质;反之亦然。

尽管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我们也总是会根据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这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个性丶才能等等,这是人类天生的心理倾向。

亚伯·艾里斯建议,我们要避免用单一行为去概括别人所有的行为。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因为你不喜欢某个人的某个特点,就把这个特点概括到对方全部的行为,认为对方的行为都是不好的。

有句话说,再差劲的人也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人,也有不好的一面;避免过度概括化,就是教我们别陷入这个思维误区。

3.把每个人都当作好人
亚伯·艾里斯提出的第三个「无条件接纳别人」的练习很特别,这个练习叫做,把每个人都当作好人。把每个人都当成好人,是一个有用的假设,但不一定是对的。

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好人,或是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会做出一些好的行为跟坏的行为。但是把每个人都当成好人,可以替自己搬开跟别人来往的社交障碍。

因为很多时候,你不愿与某个人来往,可能是因为,你认为对方并不是一个好的人,或者,没有好到让你愿意跟对方来往。

「把每个人都当作好人」的这个做法,就是要替我们搬开,一开始跟别人社交的心理障碍,踢开这块社交障碍大石头。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到底是什麽样的差别,可以导致一个人可以跟每个人都聊得这麽来?我想,那是因为,可以跟每个人都聊得来的人,多半都是可以无条件接纳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在自己跟别人的中间,是没有那麽多社交障碍的。

亚伯·艾里斯在《别跟情绪过不去》这本书里,提出了三个无条件接纳别人的练习:

1.只批评行为,不批评一个人
2.了解月晕效应,避免过度概括化
3.把每个人都当作好人

假如你觉得自己有社交方面的障碍,不妨试试看这三个「无条件接纳别人」的练习。

很多时候,你不是真的有社交障碍,而是你给了自己太多心理障碍;踢除社交障碍的第一步,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