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职和辞职员工看腾讯

广东的深圳市被称为“中国硅谷”。腾讯、华为技术等中国代表性民营企业的总部就设在这里。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大量初创企业相互竞争,城市正在迅速发生变化。深圳从全国各地吸引了优秀人才,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为什么深圳能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实现迅猛发展呢?

腾讯员工平均年龄29岁,“几乎没有40岁以上的员工”

“腾讯目前有3万~4万名员工,几乎没有40岁以上的人。由于跟不上变化等,自然而然就离开公司了。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9岁。但不少人的年收入都在60万元以上”,8月中下旬,在腾讯总部附近,一名人年轻人匿名透露了公司内部的情况。

今年不到30岁的潘大荣(化名)身穿T恤和短裤、沙滩鞋,一身轻便装扮,据说上班时也这样穿。他目前在腾讯正当红的游戏部门工作。潘大荣的老家就在广东,没有在中国读大学,留学回来后几年前进入腾讯。

腾讯的主力业务是智能手机聊天应用“微信”和游戏,业绩正在迅速扩大,想进备受欢迎的腾讯工作并非易事,但为了把非常喜欢的游戏变成工作,潘大荣共接受4次严格的面试,最终成功入围。

进入公司后首先感到吃惊的是,尽管公司员工几乎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但薪资待遇却非同一般。中途进入公司的潘大荣虽然没有任何成绩,但最初的基本月薪就达到1万3000元,是中国同龄人平均工资的3倍。

更令人吃惊的是加薪速度。加薪的特点是:“每年会在春季和秋季两次加薪,虽然会分A~D四个等级严格评估,但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加薪速度都很快”。实际上,潘大荣的基本月薪最近达到了2万5000元,3年几乎增加一倍。

奖金也非常高。据说“一年至少能拿相当于6个月工资的奖金,根据销售情况等最多能拿相当于24个月工资的奖金”。潘大荣2017年春节前也一下子拿到了10个月的奖金(约24万元)。

不仅如此,员工还能获得股票期权(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或者“特别奖金”。这是一种如果自己所在的部门取得了优秀成果,公司就向整个团队发放高额奖金的制度。据称,以约200人组成的部门为对象,一下子能发放总额为1亿~2亿元的奖金。

据说2017年3月就给负责畅销智能手机游戏的团队发了近2亿元的特别奖金。2016年11月,为纪念公司成立18周年,给全体员工每人发了300股(相当于8.3万元)自家股票等,潘大荣说:“公司的薪资制度能始终激发员工的干劲儿”。

 人均年薪79万元

实际上,据腾讯发布的资料显示,该公司员工的人均年薪单纯计算为79万元。按中国的物价水平,而且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9岁来看,待遇非同一般。

公司福利也非常完善。工作满3年以上的员工买房时,公司会提供50万元的无息贷款。潘大荣虽然才20多岁,但已经在深圳市内买了一套400多万元的新建住宅。

加班的福利也很优厚。晚上8点以后会发“餐券”,能在公司内部的餐厅免费用餐。到晚上10点以后会为所有加班员工发“打车券”,可以说无微不至。

潘大荣说:“在公司里完全不用顾及上下级关系。营造了专心工作的环境。做得好能拿团队奖金,因此员工之间也不会互相拖后腿。产品畅销的话工资会大幅上涨,这种简单明了的制度能调动员工的干劲儿”。他接着说:“我也打算趁年轻多赚点钱,在45岁之前退休。然后回农村开个小店之类的,悠闲度日。这是我现在的梦想”。

笔者还见到了一位2017年春季从腾讯辞职,跳槽进入一家初创企业的年轻女性。她叫李雪莲(化名),今年30岁。那么她为何要从腾讯辞职呢?

李雪莲说:“想在深圳的初创企业而非腾讯那样的大公司磨炼专业技能,多受一点刺激”。虽然在腾讯时20多岁年收入就超过60万元,但“现在就职的金融类初创企业给的工资更高,这也是跳槽的决定因素” 。

不过,理由不单单是这些。李雪莲说,“腾讯的优秀人才比以前更多了,毕业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中国员工越来越多”。虽然李雪莲也毕业于北京非常难考的大学,但仍然觉得升到高管职位的可能性有限。不过,从腾讯那样的优秀企业跳槽到初创企业不会感到不安吗?

初创企业把重点放在奖励成功的制度设计上

对此李雪莲是这样回答的,“比起新技术开发,深圳很多初创企业首先想的是奖励成功的制度设计。他们会绞尽脑汁去想怎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干劲儿。所以优秀的年轻人才纷纷被吸引到了深圳”。

李雪莲本身也是如此。她吐露说,“与腾讯相比能立即给我一个更好职位的初创企业更有吸引力。公司还预定实施首次公开募股(IPO),承诺进公司后给我一些股份”

腾讯作为深圳风险企业的先驱创建于1998年。仅20年时间总市值就大大突破40万亿日元。与2004年上市时相比达到450倍。在此期间接连超过日本丰田汽车、韩国三星电子、美国埃克森美孚和美国沃尔玛等世界大企业,一跃成为总市值排名世界第8的企业。股价比年初上涨近80%。如果继续保持这个势头,成为世界第一被认为也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在跳槽后的初创企业担任高管职位的李雪莲说,“不能通过报酬等明确的形式使个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技术最终也会跟不上时代进步,企业的价值也无法实现最大化。所以深圳的初创企业也认真思考了这一点,并且在向腾讯学习,努力实现成长”。

关于深圳的初创企业,容易受到关注的往往只是新技术。然而,关于很多日本大企业也苦恼的“人才利用方法”,即使是年轻企业也都从正面去面对,设法设计相关制度。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中蕴藏着实现成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