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欧洲的初创企业等开始使用木材或合成蛋白质来代替家畜或石油,正式量产纤维。而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4%(约20亿吨)被认为来自服装,如果用新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有可能会使服装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降低生产成本和确立品牌价值是新材料普及的关键。
服装会在原料制造和缝制阶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是使用动物性纤维制作的衣服,因为在饲养家畜时会产生甲烷。从制作1件衣服排放的二氧化碳来看,棉质连衣裙约为8公斤,聚酯衬衣约为2公斤,而羊毛西服则高达约32公斤。
源自庆应义塾大学的新创企业Spiber正在努力将环境负荷较大的动物性纤维换成新材料。2022年春季,该企业开始在泰国量产以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为原料的纤维。未来将用几年时间把年产量增加到数百吨。而且最早将于2023年在美国启动工厂,用几年时间将年产量增加到数千吨。Spiber重点瞄准的目标是用这种新材料来代替细腻柔软、保暖性好的羊绒,以及光滑有光泽的丝绸。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微生物的基因,通过高密度培养微生物以提高产量。新材料的纤维比羊绒更细,保暖性好,手感光滑,而且具有丝绸般的光泽。Spiber的相关负责人干劲十足地表示:“已经有日本国内外的服装企业进行洽购,想以此来代替动物性材质”。
关于制造新材料时排放的温室气体量,Spiber代表董事关山和秀表示:“如果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到羊绒的六分之一。未来将减少到几十分之一”。GOLDWIN(高得运)将于2022年秋季以后推出使用这种纤维的夹克和牛仔服。Spiber在日本国内外获得了超过100项专利,通过发行新股等方式筹措了约1000亿日元资金,以普及新材料为目标扩大业务。
美国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500亿吨)中,与服装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2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4%。与其他领域相比,服装领域的脱碳进程迟缓,《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5摄氏度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需要将服装领域的排放量削减至11亿吨,比2018年减少一半。
原料采用凝胶状纤维素
芬兰初创企业Spinnova致力于开发取代棉的新材料。该企业的技术是将造纸等使用的安全化合物添加到纸浆中,并将主要成分纤维素做成凝胶状,从喷嘴挤压形成纤维。
种植棉花时需要控制产生温室气体的肥料使用量,但目前最优先的是重视效率的大量生产,脱碳对策尚未取得进展。棉线由于肥料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新材料与棉线相比可以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65%。
纤维像棉一样结实,保温性强。由于触感接近棉麻,适用于服装、鞋子和无纺布。透气性和吸水性也高,可以代替棉花。2022年底之前,利用木材减少环境负荷以制造纤维的工厂将投产。计划2031年之前将年产量增至100万吨。德国阿迪达斯在7月已经上市了使用这种新纤维和棉混合材料的外套。
瑞典的H&M也将使用Spinnova的纤维制作家居服和户外服装。现有的木质纤维人造丝使用有害的化合物,有污染水质的可能。
来自植物的聚酯
据日本化学纤维协会介绍,2019年主要纤维的世界产量约为1亿360万吨,比2010年增长34%。近7成的约6952万吨为合成纤维,聚酯产量最高,约为5700万吨。生产棉及羊毛等天然纤维的农地和用水不足,今后产量将增加的合成纤维也出现了脱碳潮流。
美国燃料初创企业LanzaTech将替换用石油制造的聚酯。该企业建设的设施用微生物将工厂和钢铁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转变成乙醇。还与印度企业等合作开发出了利用乙醇制造聚酯的技术。与利用石油制造的对苯二甲酸混合使用,可以将温室气体减少20%。该企业已宣布与美国运动服制造商露露乐蒙 (Lululemon)合作制造聚酯的线和布料,与ZARA合作制造礼服。
东丽2020年代开始量产只用植物成分制造的聚酯。从初创企业等采购2种原料,之前很难实现的对苯二甲酸的高效生产变得可能。制造原料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与源于石油的聚酯相比,最高可将温室气体减半。执行董事福田康男表示,“希望为2050年要实现的温室气体零排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