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时间管理就是有效率?错了!工作「效率」跟你想的不一样

Image

很多人都以为,『做好时间管理』就是『有效率』,但其实不是这样,」着有多本效率工作书的台大化工系教授吕宗昕指出,所谓「效率」,涵盖了「时间」与「成果」两大要素,三者的关系可以如下公式表示:「效率=成果÷时间」,亦即当获致相同成果时,在愈短时间内完成,效率就愈高。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时间的长短可以客观计算,反倒是成果的完成度不易断定,导致很多人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工作,但因为成果不明确,也就无法推算效率高低。吕宗昕说,要评估「工作的完成度」,一定要分清楚工作的「投入」(input)和「产出」(output),不要将「有做」误以为是「成果」,以免做不够必须补做,或是做太多不必要的白工。

因此,想要提高效率,除了计算「花多少时间」,更要先确认「欲得出何种成果」,以及「哪些工作是是必要的」,否则就算把时间利用得再紧凑,还是会「没效率」。

三段式效率管理:目标丶成果丶时间
吕宗昕将工作中的活动划分为3类。1.产出活动:与成果达成「直接相关」的动作;2.预产出活动:与成果达成「间接相关」的资料搜集与准备;3.做白工:所作所为和成果「无关」。

一个人只要能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产出活动上,一部分放在预产出上,并且减少「做了也没用」的行动,就等於是用最少时间达成成果,也就达成了「效率」

「有效率,不是把时间填满,而是确认每个动作都有意义,」吕宗昕分析,「效率管理」是一个金字塔型架构,最上层是「目标管理」,中间是「成果管理」,最底层才是「时间管理」(如【图1】)。唯有先确立最上层的目标,才能评量「成果的完成度」,进而将时间都花在真正有必要的事务上。组合式工作完成法,达到成果的最短路径
Image
在规画与执行工作时,吕宗昕便是依据「目标→成果→时间」的层次,构思出一套「组合式工作完成法」:也就是先掌握最终成果的架构样貌,再反向推算架构中每个部分,各需要多少内容丶需要搜集哪些资料,以及得花多少时间,就能只做必要的事,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工作。

以一篇10页的学术论文(通常包括5部分:前言丶背景丶研究方法丶结果丶结论)为例,吕宗昕会先规画出每个章节的篇幅,例如前言和结论各0.5页丶背景2页,研究方法和成果各3页,接着推估要完成各个章节,各需要搜集多少资讯,又需要耗费多少时间,进而设定工作的排程。

「这样就不会花太多时间丶做太多准备丶写太多字数,到头来还要反覆删除与修改,」吕宗昕笑说。

设定区块时间,保留独处的专心时刻
在时间管理上,吕宗昕不仅严格区分工作的「公时间」与回家後的「私时间」,绝不将公事带回家,更将自己精神体力都好的早上黄金时段,规画为不被打扰的专心时刻,以提高效率。

他指出,一般人工作的效率值,是呈现一条曲线,刚开始时专注力还不集中,效率较差;等热身完成,效率值就会提升,并进入一段稳定高原期;再过一段时间,精神又会开始疲劳,效率值开始衰退。而工作成果,就等於是这条曲线下方的积分面积,所以如果能维持愈久的高原期,工作成果也就愈多(如【图2】)。

Image
相反地,如果反覆受到打扰,就等於得花上许多时间在热身,效率也就愈差。「突发事件是上班族工作效率的最大杀手,会严重影响工作情绪与稳定度,」吕宗昕提出了如何避免干扰的4个方法

1.提早到办公室:善用大家都还没办公前的时间,不受打扰地专心工作。
2.专心时段不接电话:在专心工作时段,将电话设定为「来电直接进入答录机」。
3.定时收发e-mail:每天固定4个时段处理信件,收到後「绝不马上回」。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务,否则一律留到工作告一段落後再处理。
4.避免临时访客:尽量避免访客在专心工作的时段中来访。

效率的根本,必须以目标来管理时间,而不是以时间来管理目标,」吕宗昕强调,唯有当明白要做出什麽样的成果,才能知道该为每个工作阶段分配多少时间,也才能落实到一天的工作安排计画中,让每分每秒都能创造出实际价值,否则汲汲营营於时间管理的技巧,只是舍本逐末,反而达不到「提高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