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比吃肉好?
(图源:Pixebay)
当鱼贩也是在推销健康
在医师的白袍底下,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大病号。也正因为曾经「品味」过生病的痛苦,所以更能体会病人的心情,也更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看着到医院求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以及国人罹患癌症比例节节升高的同时,身为一个医师除了有深刻的忧虑和无力,更希望的就是能够为自己和病人找到防患於未然的方法。
由於个人的专业领域在於肾脏科,而台湾最近两年的尿毒症新生率高居世界第一,盛行率也是全球第二,已然是个尿毒之岛,因此我也积极从导致尿毒症的头号凶手─糖尿病的研究当中寻找帮助病患的契机。在一次阅读欧洲《糖尿病照顾杂志》时,发现有一个研究(《糖尿病照顾杂志》2001年5月24日(5):805-10)指出,以两组糖尿病患者为样本,一组长时间吃肉,一组长时间吃鱼,对照比较发现,吃肉组患者的肾功能下降丶尿蛋白不减,但是吃鱼组患者的肾功能却相形改善,尿蛋白也有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显示,鱼蛋白质的摄取可以让第一型的糖尿病病患降低显微蛋白尿的危险,这对於40%可能变成尿毒症的糖尿病族群是个很大的福音。
吃鱼与吃肉的对照研究
意外的发现,让我有意外的惊喜。但这是一个讲究科学证据的年代,光是凭一篇研究报告来论断鱼对於健康的好处,基础理论似乎仍显薄弱。於是我继续搜寻其他研究资料,进一步找到另一个研究,研究指出在两组同样已经切除3/4肾脏的狗身上发现,吃肉组的狗最後出现了间质细胞纤维化和细胞浸润的现象,但是吃鱼组的狗却完全没有同样反应,甚至还有尿蛋白减少的意外收获。
不同的吃鱼研究展现相同的正面结果让我十分雀跃,有种答案呼之欲出的窃喜,但是为求谨慎,我不能只将范围设定在肾脏科方面,毕竟也许吃鱼对於身体的其他器官有不良的影响也说不定。於是我陆陆续续阅读了一千多篇国内外有关於吃鱼和吃肉的对照研究,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显示:吃鱼对於健康的正面影响远远大於吃肉。
水产污染问题惊人
但就在发现吃鱼对健康有帮助,并且大力鼓吹病人多多吃鱼後的不久,却又因为深知海洋污染程度的渔民病患对於吃鱼的迟疑,以及一篇接着一篇的水产污染研究报告感到不寒而栗。
根据国内海洋大学丶屏东科技大学和台湾大学等学术机构所发表的研究报告都可以发现在台湾海产的污染十分严重,许多养殖鱼产的重金属含量几乎是世界第一,其中不但铜丶锌超量,甚至含有致癌的砷丶侵害神经的汞等等。
《康健杂志》就曾经报导新竹香山牡蛎的铜浓度,是加拿大限量的9.3倍丶澳洲的31.2倍,对此一现象,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林晓武更是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个浓度数据已经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了。」此外,中山大学海洋资源系教授陈孟仙也在在一篇文章中以「世界纪录超高铜浓度」来形容香山牡蛎的污染程度。但是尽管如此,污染始终未曾解决,甚至更加严重,「绿蚵仔煎」依旧在香甜美味的酱料掩护下,被不知情或是没有危机意识的民众大口大口地吞进肚子里。
再则,鱼产当中的人工添加剂也相当吓人。因为不少民众选鱼都有贪红贪白的偏好,类似吻仔鱼丶秋刀鱼等等渔获当中经常在批发前就被添加进大量的漂白剂,由於这些工业级的漂白剂具有妨碍消化丶降低白血球丶免疫力等等副作用,早就被禁止在食品当中使用。但是为了维持卖相,业者还是不时会在水产当中加进漂白剂,加上添加者多半并无剂量的观念,因此添加物都以「大约」的量被加进鱼货当中,对於人体的杀伤力往往更加严重。
此外由於台湾沿海的鱼源枯竭,很多鱼货都来自大陆,问题更形严重。大陆渔船设备不良,冷冻能力普遍不足,因此鱼获再补获後,搬运丶转口当中反覆退冰又结冰,鱼肉的品质自然可想而知。於是为了维持鱼货的鲜度,大陆水产添加物的滥用程度盛甚於台湾本岛,去年甚至曾经传出金线鱼当中加了福马林丶杭州有名餐厅使用的鱼翅也都加了福马林。这种匪夷所思的化学药物添加方式实在令人毛骨悚然,因为众所周知,福马林是临床上用来泡尸体丶防止尸体腐败的,活人接触之後,可能会有降低白血球丶致癌等等罄竹难书的风险。
医师下海卖鱼
在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工添加物问题底下,人们怎麽会不生病呢?毒素长期的累积,和现代人的致癌率大幅升高更脱离不了关系。但是明知道鱼对於健康又有莫大的好处,却又找不到鱼吃,难道就这样放弃一个天然的直接食疗方法吗?我不相信也不放弃,於是,在众人眼镜的碎裂声中,我开始卖起无污染的检验合格鱼货,成了一个鱼贩。
卖鱼,乍听之下,似乎很难与医师给人的印象画上等号,但对我来说,两者并不冲突,因为不管我是个医师或是个鱼贩,推销的共同产品就是──健康。现在,「江医师的鱼铺子」开张了,推出了民间前所未见的检验合格鱼货,每一只鱼虾统统附有「身分证」,上面标明了捕捞丶处理日期丶生产者及处理包装工厂以及通过检验的项目,而我也成了渔民眼中道道地地的龟毛医师,以及旁人眼中不按牌理出牌的另类鱼贩。
(来自:自然生活网 本文作者:江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