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态度,浇熄了孩子的动力

别让你的态度,浇熄了孩子的动力

Sad Child

前阵子有位妈妈带着要休学的孩子来找我。

这个当初成绩可以上公立高中的孩子,为了念职校还闹家庭革命,好不容易爸妈同意了,也如愿进入第一志愿科系就读,结果现在却要休学,父母难过也不解,我慢慢跟孩子聊天,问他为什麽。

他说国中参加技艺班的时候,深受台湾华裔设计师吴季刚影响,对时尚非常有兴趣,因而选择学服装设计科。但是现在身在实习教室,只想赶快做完丶赶快离开,没有成就感。我再问他,现在对哪方面有兴趣,他也说不上来。

别让你的态度,浇熄了孩子的动力

许多孩子都会出现这种「头热尾冷」丶「失去动力」丶「没了方向」的情况,这些问题往往是源自於家长。大人通常依概化的分类为孩子做安排,或者只有一句话「好好读书不要想那麽多」,省略掉聆听孩子的声音,於是孩子也就不会有细致的思维去理解自己的性向和意愿,觉得没有什麽不好也就顺从了。一旦发现自己没有那麽喜欢丶不想学了,或是失去动力,父母就紧张孩子三心二意或禁不起考验,一道人生选择练习题被简化为Yes或No下决定。

我接着问那想休学的孩子,在学校这段期间,花最多时间在什麽地方?在做什麽?他说是参加公益活动,号召同学和学弟妹一起为不同年龄层和族群设计衣着,为特殊身型或行业需求服务,大夥一起完成任务,这也是目前他成就感的来源。

在团队里他自认是甘草型人物,「有我在,大家工作的气氛比较好」。

我听了向他点头,然後告诉他,未来世界的领袖,一定是把最多的人兜在一起向前走丶完成共同目标的人,而不是很厉害丶压过众人的人,他在学校要学的,就是发挥他凝聚众人成事的特质。他听了没有点头,但眼神已经不一样。

以开放弹性的态度陪伴孩子的学习

休学只是表相问题,解套之道是需要细致的和孩子谈一谈,找到他的亮点和最感兴趣的事,陪伴他去搜索还有什麽样的领域丶范围与行业。这个世界需要各种不同能耐的人,不要小看了孩子从层层限制中摸索出路的本事,能不能透过开放对话丶深刻厘清,理解小孩对人生的想法,帮助孩子看见不同丶听见自己的意向,这也是QBQ (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的教养智慧。

也有学餐饮的孩子,发现自己厨师梦的背後原来是明星梦,「觉得在电视上表演做菜很厉害」,後来学校引荐他转到表演艺术学校。一旦孩子厘清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麽,就会全心投入丶全力以赴。看看孩子若迷上打电动,会停手吗?一味责骂禁止有用吗?如何移情於某项专业,就是父母和老师陪伴的功夫了。

那孩子後来决定不休学了,发现眼前有个新大陆,他的内在引擎又有了动力。

(来自:未来Family  作者:夏惠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