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有效的经营者」吗?接到任务的第一刻,你应该这样思考!

组织最重要的问题在於,如何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效率;而体力劳动者,是只能做他人所交代的事情的人。」这段话出自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有效的经营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杜拉克提出这段描述,是为了凸显现代企业的不同。从前,组织里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决定,员工只要遵从命令,付出他们的「劳力」即可;如今日渐转型成「知识为中心」的组织,工作者是用「脑力」来工作。

换句话说,能否独立思考,继而做出有效决策的经理人,是杜拉克心目中认定的「有效的经营者」

见招拆招未必是好招,一劳永逸的解法才是上策
要提升决策的精准与效能,第一原则是「明确地认清问题」,亦即分辨问题是「一般性的」或「例外的」?如果有很多状况都源自同一个原因,就是一般性事件,可以用法则或原则来解决;至於例外事件,则要当做个别的问题来处理。

举例来说,工厂的运输管线一直出问题,有的掉了,有的破洞,如果把它当作一连串的特殊事件,就会一直去修理破掉的管线。

然而,若是去分析工厂的运作状况,就会发现是工厂内的温度过高,超过管线所能负荷的上限。

至此,问题就从特殊事件,变成了一般性问题,一旦降低温度,管线就不会反覆故障。

杜拉克说,「有效的决定者,一开始都是先假定问题有一般性的性质。」最初引人注意的事情,实际上只不过是更大事情的徵兆而已。

凡是工作必有问题,永远怀疑还有更好的做法
有别於工厂的生产线上,一有状况不良或失误,就会反映在物品上,很容易被发现,许多在办公室的工作或业务执行,往往很难让问题明确显现。

比方说,你每个月的业绩是 100 万,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同部门或同业的其他业务员每个月都有 500 万的业绩。如果你始终不知道「别人」的标准或水平,就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状况有问题。

由前 Toyota 员工组成的谘询顾问公司 OJT-solutions,在《用5个为什麽找出问题发生的真因》一书指出,他们到客户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对方「把问题当做问题」。

该公司指导师大鹿辰己认为,长时间用同样的方式丶做同样的工作,就算有问题,也会把它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建立「凡是工作必有问题」的观念,时常抱持疑问,怀疑现在的工作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就能发挥独立思考,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问题,就是「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落差。理想,指的是工作的目标丶基准和标准。当你知道了理想的境界,可能会发现职场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多如繁星。

《风一吹,桶匠就大赚》建议,你可以用「紧急性」和「重要性」为两轴,画出一个矩阵图来选择;《用5个为什麽找出问题发生的真因》则在「紧急性」和「重要性」之外,再纳入「扩大倾向」,提出了思考问题的 3 个面向:

1.重要性:问题影响的范围和大小。
2.紧急性:如果不立刻处理,会产生什麽影响。
3.扩大倾向:继续放着不管,负面状况会扩大到什麽地步。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