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择其所爱,爱其所择」

学会「择其所爱,爱其所择」

Breakfast

「妈,你知道吗?老师今天问全班,有谁在早餐吃到所有营养素的,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耶,竟然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耶?!」晚上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女儿开心的喊着,真的,她是用喊着的口气,在跟妈妈分享她的骄傲,然後,隔天要校外教学的她,「钦」点了她的早餐。

「我要用鸡汤煮粥或面线,然後我想吃焗烤花椰菜,我还要吃培根丶炸鸡块,水果呢?当然是我最爱的小蕃茄丶芭乐,再加一颗橘子……」每天早上赶着出门,早餐都在跟我拔河,什麽要吃,什麽不吃,什麽吃一半就给我跑掉的女儿,兴奋的,点起了明天早餐的菜单。

每天自己做早餐,已经持续超过8年了,家里开伙,从早餐开始,後来加入了晚餐,所有的料理食材和技法,变得更丰富了,最近,因应家里每个人生涯和对应生活作息的改变,晚餐只剩妈妈爸爸两个人吃,不一定天天开伙了,早餐,就变得更丰富,因为在还无法每天帮小孩带便当的压力下,原本晚餐该吃的五色十蔬,妈妈都贪心的想移到早餐一次补足!

这曾经一度是家庭作息转换的过程中,做妈妈的我最大的压力来源-因为早餐不同於晚餐,有些食材和烹调法在既定的成见和习惯下,就是端不上桌。在一天只有早餐一餐能被控制下,我一直很伤脑筋要如何达标-是真正的达标,孩子把所有我准备的食材都吃进了肚子里,而不是,假象的达标,最後,早餐都进到我自己的肚子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不只早餐餐点的内容要一直调整,母女之间的情绪和沟通方式,也在一直调整!

女儿对这件事的回应让我松了一口气,这代表,在一番努力之後,我们暂时找到了新的平衡。但是更让我欣喜的是,大女儿相对在意环境和周遭人的看法,这样的外来鼓励和刺激,我相信,会让她对未来「过於丰富」的早餐接受度更高,虽然为了这个丰富,妈妈还一直在调整早上起床的时间和压缩到无法透气工作流程中。

这段过程也引发了我和小女儿间的一段对话(当然,後来也和大女儿做了分享)。对话的起头是这样的……小女儿说:「妈妈,你就在家煮饭就好,每天帮我做便当,不要上班了……」这段对话,从她两岁慢慢懂事後,总是不时的被开启,然後在「如果妈妈不上班,那她会得到什麽之外,她也会失去什麽」中结束。几年下来,其中变化最大也唯一不同的是,妈妈的自信。

我和小女儿分享了姐姐这个故事,然後我跟她说也在自己心里这麽想:如果我当初选择了回家当全职妈妈,我相信,我可以更认真的,把家人的营养和健康照顾得更好,虽然,我不擅长的清洁可能还是二二六六的做。但是,我贪心的,不只是,想照顾好家人的健康和陪伴家人而已,我还想,贡献出更多的自己,让家人能做更多的选择,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这家人,也包括我自己。

於是,我选择了边上班,边贪心的顾好家人的健康。每一件事,都只能在清楚的信念下,根据自己设定的优先顺位,「甘愿」的取舍,并且学习,在取舍的过程中,爱上自己选择的好,以及自己选择的所有不好,努力学习,让所有的不好,最後都变成我不只能接受,还很喜欢的好。

同样的,我跟女儿分享,如果妈妈可以退回家里写作,只做自己喜欢而且相对擅长的事,我可能无法像九把刀一样,因为量产而迸出一夕成名的畅销书,但是,我一定可以像九把刀一样,天天磨刀,甚至比他还努力而且多产,记录下各式各样的文字,朝自己最想做的作家之路迈进,但是,妈妈不只想成为作家而已。

生命的历程,让我们一路看到很多现实环境存在着的无奈,如果我只是作家,或许也能影响一些人一些事,但是,我知道,我还能做更多事,用更多方法,影响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所以,还是贪心的妈妈,依然决定在清楚的信念下,根据自己设定的优先顺位,「主动积极」的取舍,并且学习, 在取舍的过程中,爱上自己选择的好,以及自己选择的所有不好,努力学习,让所有的不好,最後都变成我不只能接受,还很喜欢的好。

所以,妈妈不只想工作,还从来都没有放弃,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因为爱上这份工作,所以能够一直热血的前进。在所有的选择和取舍的过程中,时间,真的是最宝贵的资产,比什麽都贵,比什麽人都计较,它被分配在那里,一点一滴,一分一秒,是不是用在对的地方,有价值的人事物上,是不是偏离了自己优先顺位的航道,其实是最大的取舍和学习。

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但这个自己,其实是依附在别人的需要和连结上,於是,我真的很珍惜,我能「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幸福,更想,把这份幸福,透过自己一生的实践,一路传承给我的两个宝贝女儿,未来,她们的人生或许辛苦,或许疲累更胜於她们的妈妈,但是她们一路都能过关斩将,而且身在其中知足惜福,因为生命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因为人生择其所爱爱其所择,所以再累,都还是幸福。

过了40岁,我才真正的,不只明白,而且深刻体会,学生时写不厌的作文题目,「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真义!

(来自:未来Family  執行編輯:陳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