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中国读者有话说

周一开幕的巴黎气候大会将持续到下周。近200个国家代表就全球减排目标举行艰难磋商。作为经济总量和碳排放的大国,中国面临减排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中国环境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地影响国人生活。本周前两天,笼罩中国北方的重度雾霾再次加剧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和不满。环境问题是一个国际议题,同时也是每个人每天需要面对的现实。

纽约时报中文网邀请读者发表他们的意见:你对气候变化有何看法?碳排放问题给你居住的城市或乡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你认为中国面临的最突出环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影响气候变化的趋势?

我们会从今天起陆续选登来自读者的评论:

能源结构的困境

只能强烈谴责三桶油的提炼标准,还有对中国的基础建设的无奈,如果公共设施完善,汽车保有量将会逐渐下来,空气质量也会变好,说到底还是一个复杂连锁反应,根本原因还是监管不善。

——李木子

中国把水电列入绿色、清洁能源,而得到极大发展,但是水电对生态的破坏性是明确的。也许水电能降低碳排放,但是对生态确实灾难性的。

——forest deng

总有人会说要限制机动车,鼓励电动车,可是特斯拉这种车型进入中国也没有意义,虽然不用石油这样的化石燃料,用电。可是大部分的电力来源仍然还是火力发电站,问题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

——Seamus Wu

中国的问题?

Just look at Beijing now, u will find how hypocritical China is.

——Jammy Hsieh 台湾台北

碳排放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題,不能只说中国,如美国,英国,其他国家碳排放不下中国,話題不能只説中国不公平。

——Kl Soon 马六甲

你们美国欧洲不也是这么过来的,都一样先发展后治理,中国在走你们以前走过的路!这不是高级黑是什么?好像你们排放污染就是合法的,别人都非法一个道理!所以黑的没有价值!

——Jessy Gu 上海

中国把自己的环境问题解决好,就算造福世界了~~别奢求太多。

——陈联浩 信阳

对我而言雾霾的危害还仅停留在视觉上,如果将来真的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恐怕中国就完了。

——Xu Ning 郑州

希望之光

我家楼下以前堆满了垃圾,后来社区筹建了垃圾回收站,并宣传垃圾分类,社区因此文明升级了,人的素质也提高了。

这说明公共事业与人口素质需要政府与民间组织合理引导。

——王泽琛

科幻与现实

2006年,我发表了一篇被认为不那么像科幻小说的科幻小说《霾》。小说想象了一个重度污染的未来北京,每个人外出都要佩戴面具,主人公老孙是个退休人员,加入一个叫“霾协”的民间组织,为了得到真实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独立测量。

小说发表九年后,一切都变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北京变成了霾都,2015年12月1日的污染水平直逼 1952年12月5日的伦敦,官方的空气质量数字是不可信的,中国人学会了自嘲与调侃,在朋友圈和微博上po出各种带有超自然色彩的照片,编写关于雾霾的 段子,研究不同牌子的口罩和净化器。我的朋友们,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收入的中产精英们,忧心忡忡的是他们的下一代。当政府急于放开二胎政策,鼓励更多有能 力的家庭生育后代时,一位妈妈说:“这种天气让人万分沮丧,选什么幼儿园,什么学区房,公立还是国际,一切都没有了意义。让自己孩子在这种环境呼吸的每一 秒,都无比内疚和着急。”

我想,中国早已过了那个把人抽象为数字与符号,把生活等同于生存的非常时代,这也许是执政者在面对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民生问题时所应该转变的思维模式。

——Stanley Chan 北京 科技创业者 业余科幻作家 年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