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真的比较快乐吗?

Image要怎样自然而然就打从心里快乐起来?至少,你得先搬开两个阻挡快乐的绊脚石:

1. 「我还要」的迷思:拥有愈多,感觉不会比较好
我们的社会集体入迷,想要更多丶更多的东西,越多的玩乐丶成功和金钱,就代表快乐越多。但下列统计数字显示,那根本是无稽之谈:

美国的个人收入在近五十多年来增加了两倍半以上,但快乐的程度却维持不变
《富比士》的名单上,较富有的美国人中,将近40%比一般美国人还不快乐
年收入一旦超过12,000元美金,钱越多并不会增添丝毫的快乐。
显然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什麽好东西都有的人。我听说一位记者有一回问盖帝石油(Getty Oil)的创办人,也是全球第一位十亿富翁保罗.盖帝(Paul Gettey):「您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您何时知道自己拥有的已经足够了?」他想了片刻,说:「还不太够。」

这显示我们「想获得的欲望」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少要一点,为什麽会这麽难?

因为广告的存在,巩固着「我还要」的迷思。每年有几十亿美金都花在让你确信自己的状况不好,你需要东西—而且是很多丶很多东西—来让你快乐。一天晚上,我做了一次实验,我数出自己在看电视时听到多少次「我还要」。

结果令人震惊!短短三小时内,我遭到68次疲劳轰炸,说我如果不买那家公司的产品,就注定要惨兮兮。广告主用各种最娱乐逗趣丶引人注目丶创意十足的方式,设法让我确信我需要那台真命天车(有五家公司宣称他们的车才是)丶最性感的胸罩(用钻石装饰的那件要价两百万美金—也就是每个乳房一百万!)丶神奇的药丸(我们之後再来谈那些)丶最好的护肤产品(天理不容,我竟然还在注意自己的年龄)。

我知道你在想什麽:我又没有注意那些广告,那些广告根本影响不了我。恕我戳破你的幻梦,那些广告真的会影响你!所以记得要常常提醒自己消灭脑海中「我还要」的声音,快乐可以发自内心丶不靠外力影响。

2. 「等我……就会快乐」的迷思:永远认为自己差一点,只会让心情更糟
等我减掉5公斤,我就会快乐。
等我有理想的伴侣,我就会快乐。
等我有更好的工作,我就会快乐。
等更多人肯定或赏识我,我就会快乐。
等退休了,我就会快乐。

这个想法的存在,促使你像轮子上的仓鼠,一圈又一圈绕着,告诉自己:再努力一下就好。但想一想,你之前达到的五个目标,带来多少快乐?那种快乐又持续了多久?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伯特(Daniel Gilbert)已经证明「等我……就会快乐」的想法完全徒劳无功。他的研究发现,我们会一次又一次高估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後的快乐。我们想像去哪里旅行或升迁丶或和谁有什麽感情会有多棒……但当我们真的得到时,通常没有预期中的快乐。

如果你真的想要打从心里开心起来,应该做的是正视当下,而不是寄望「将来有一天」会得到「更多更好」。无论我们拥有什麽,快乐都只存在於当下,而不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