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欧洲的灯熄灭了 连载之三
如果德国不参战,那么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将引发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但这也只是一场局部的冲突(注1)。
乍看起来,德国似乎有策划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谋。1905年,一位快要退休的德国将军施里芬(Alfred von Schlieffen)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制定了一份非常详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断言,德国的东西两线都是敌人,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最坏局面,最好的策略就是先发制人。他的计划是,先调集91%的兵力,借道比利时,从西边包围法国,在42天之内消灭法国,然后挥师东进,痛击俄国。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制造”的典范:它精确到了每一天、每一支部队的行军和作战目标。
这不是罪证是什么?尽管施里芬计划确实咄咄逼人,而且也对德国的一战作战方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只是德国的防身武器,不是其对外战略的基石。1912年12月8日,德皇威廉二世还召集军方大员们开会,德国陆军元帅小毛奇就明确地说,战争不可避免,晚打不如早打。但其实这种务虚会的结果总是过把嘴瘾,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决议。
德国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后起之秀迫切地想要成为在全球说一不二的帝国,但却一点也不知道该如何成为帝国。它一点点地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直到19世纪中叶,德意志仍然只是一群小邦国的同盟。普法战争的胜利,加速了德国的统一。德意志人第一次感受到做德意志人的荣光。但刚刚诞生的德国,把主要的精力都用于国内的建设,号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其实一直奉行一种“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俾斯麦曾经说,有人问我到底是白色的,还是红色的,随他们说去。俾斯麦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原则性。正是因为缺乏原则,他才能更清楚地看清形势的变化。俾斯麦知道,法国念念不忘,想要报一箭之仇。为了遏制法国,德国和所有的欧洲大国都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多灾多难的欧洲,出现了几十年难得的和平局面。
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驾崩。数月之后,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老皇帝去世之后,老臣俾斯麦失去了政治靠山。威廉二世性格暴烈、对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充满鄙视。新人新政策,德国很快就提出了“世界政策”(Weltpolitik)的主张。德国不甘心困守在中欧,什么事情都要在大国之间小心周旋。德国总理比洛(Bernhard von Bülow)在1897年12月的一次著名演讲中说出了德国的心声:
“在过去的时代,德国把土地拱手让给一些邻居,把海洋让给另外一些邻居,只把天空,那纯粹哲学的领地留给自己。过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不想把任何人置于阴影,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有自己的位置。”
但究竟什么是“世界政策”?没有人知道。德国元帅、曾任八国联军总司令的瓦德西(Alfred von Walderse)在日记里写到:“据说,我们该执行‘世界政策’了。我要知道这政策到底是啥就好了。”
在“世界政策”的外交道路上,德国越走越窄,最后几乎一个朋友都找不到。
俾斯麦试图在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一碗水端平。但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势不两立,德国必须在这对冤家中间选择一个。德国选择了奥匈帝国。然后,俄罗斯选择了法国。事后来看,对德国和俄罗斯来说,这可能都不是明智的选择。事实证明,奥匈帝国这个盟友只会拖累德国。
对俄罗斯来说,尽管法国能够提供资金援助,但对俄罗斯最关心的巴尔干问题来说,法国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一个中立的德国都比一个坚定支持自己的法国更管用。德国也曾经试图拆散法俄同盟。日俄战争之后,德皇威廉二世推心置腹地跟他年轻的表弟沙皇尼古拉二世说,法国在日俄战争期间卖给日本原材料,法国还跟英国结盟,英国明明是日本的朋友,这样的盟友你怎么能交呢(注2)。1905年夏天,威廉二世的游艇和尼古拉二世的游艇在芬兰湾会合,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又有一番长谈。说到动情之处,尼古拉二世抱着威廉二世痛哭。但一回到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又变卦了,俄国还是不愿意和德国结盟。
德国也试图拉拢英国。起初,德国和英国的关系处得还算融洽,1890年德国和英国签订了协议,英国将北海上的海姑兰岛(Helgoland)转让给德国,德国将东非的桑给巴尔回赠给英国,双方皆大欢喜。但这两个国家的气场就是不对。英国有英国的傲慢,德国有德国的自负。1896年英国在南非入侵特兰斯瓦(Transvaal)失利(注3),威廉二世冒冒失失地发给特兰斯瓦总统克鲁格一封电报,祝贺他击退英军,英国觉得这是一种羞辱。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开始扩充海军,英国觉得这是一种挑战。1904年,英法正式签订协约,达成了关于海外殖民地的谅解。英德从此成陌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难辞其咎。当奥匈帝国叫嚣着要惩罚塞尔维亚的时候,它还得悄悄地看德国的脸色。没想到的是,德皇威廉二世非常痛快地说,不管发生什么,德国做为忠诚盟国,都会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他轻轻松松地给了奥匈帝国一张可以随便填写金额的空白支票。当塞尔维亚给出了谦卑的答复后,威廉二世松了一口气,他认为没有必要再出兵了,但听说奥匈帝国已经集结了部队,他又犹犹豫豫地说,那么,打一场局部战争也是可以的。当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威廉二世和德国的文官已经失去了控制局势的能力,军方告诉德皇,一旦部队被全面动员起来,战争的机器就无法停止前进。
德国已经下定决心发起一场欧洲大战,但他们还在幸灾乐祸地等待俄国下达总动员令。只要俄国下达了总动员令,德国就可以声称,是俄国先挑起了战争。这对俄国是极其不公平的。德国调集部队,只需要一两个星期的时间,但俄国要调集部队,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7月29日,俄国下达总动员令。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尼古拉二世发电报给威廉二世,说:“(军事动员)并不意味着战争,我们将继续谈判…”来自柏林的答复是8月1日宣战。德国还马上告诉奥匈帝国,我们已经和俄国开战了,你们得赶紧派兵过来。奥匈帝国一时没有回过神来:怎么?不打塞尔维亚了?不给斐迪南大公报仇了?奥匈帝国的部队刚刚开拔到南方的前线,又匆匆地北上支援德军。
德国同时对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保持中立。更为卑鄙的是,德国提出,如果法国宣布中立,就得把凡尔登和土尔的军事要塞交给德国,表示法国的诚意。还没有等到法国答复,德国就在8月2日通知比利时,要求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遭到拒绝之后,8月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同一天,德国对法国宣战。
如果英国不参战,那么德国的介入会引发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战争,但这还称不上是世界大战。
英国最后和法国和俄国站在一边,怎么看都是一种奇怪的选择。英国和德国本来是天然的盟友,但和法国、俄国却是长期的对手。德国和英国都是君主国,德皇和英王还有亲戚关系。德国和英国都是新教国家,不像法国,是个无神论和天主教的国家,也不像俄罗斯,是个东正教的国家。
很多英国人,包括凯恩斯在内,心里都更喜欢德国,不喜欢法国,更谈不上喜欢沙俄。德国争夺海外殖民地侵犯到英国的利益了吗?有那么一点,但德国费了半天劲,也没有拿到几块殖民地,比起同样是后起之秀的日本和美国差远了。德国扩充海军威胁到英国的地位了吗?谈不上。德国的“野心”,不过是希望英国每建1.5艘军舰,德国就建1艘。
法国和英国是宿敌。英国称霸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法国。两个国家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历经英国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北美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谁会忘记滑铁卢呢?在争夺非洲殖民地的时候,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法国。为了埃及,法国和英国差一点没有打起来。英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土耳其海峡、阿富汗、波斯、直到中国,都有面对面的冲突。大英帝国的璀璨明珠是印度,但俄罗斯恰恰能够扼住英国通向印度的咽喉。俄罗斯如果强大起来,会让英国深感不安。俄罗斯如果疲弱,也会让英国内心焦虑。日俄战争之后,英国非但没有松了气,反而更加担心:万一俄罗斯想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派兵攻打印度,英国可怎么守得住!
打一个未必恰当的比方,想象一下1949年之后,如果新中国突然放弃苏联,转而和日本、美国结盟,你就能感受到英国的选择是多么地离奇。英国和法国、俄罗斯的结盟,不是因为绵绵不绝的爱,而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恨。1904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协议,实际上是两个国家都感到累了,烦了,才达成的谅解备忘录。1907年英国和俄国的交好,也是出于羁糜的考虑。英国比刚出道的德国老谋深算,当它看到俄国不会垮掉,只会更加强大之后,就邀请俄国一起分享世界霸权,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决斗。那么,英国为什么不去邀请德国呢?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德国对英国的威胁不如法国和俄国。
当德国同时对俄国和法国开战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议会陷入了混乱。英国要不要参战?在1914年和现在,这个问题都非常有争议。英国传统上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不愿意掺和欧洲大陆的事情。如果英国参战,得花多少钱啊,得死多少人啊,想想都不寒而栗。有几个议员不愿意动这个脑筋、做这个艰难的选择,干脆辞职不干了。
英国只在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参战。从表面上看,英国参战的理由是德国入侵比利时,破坏了1839年欧洲各国签署的《伦敦条约》。这个条约承诺,要保护比利时永久中立。普鲁士也是签字方之一。德国总理霍尔维格说,他不敢相信,英国会为了多年前的“一张废纸”和德国开战。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德国占领比利时,然后又占领了法国,那么就可能从比利时或法国的沿海,进攻英国。但这一推测是建立在一系列“如果”的前提下的。假如德国真的打败了法国和俄罗斯,或许会有一天向英国发起挑战,但在1914年,德国两头作战已是应接不暇,怎么可能会想到去打英国呢?
历史学家弗格森说,英国参战的真实原因是国内政治。以赫伯特·阿斯奎斯为首的自由党政府没有能制止这场战争,他和他的内阁成员们本来是应该集体下台的,但参战拯救了自由党。自由党当然害怕改变自己的立场,但他们更害怕保守党上台。德国入侵比利时,拯救了自由党。
在英国和德国开战的那天晚上,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和一个朋友站在白厅的窗前,太阳下山了,昏黄的街灯亮了起来。格雷勋爵望着街灯,说:“整个欧洲的灯光都要熄灭。我们此生将不会再看到它们亮起来了。”
注释:
注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发生在1912年,门特利格罗(即黑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巴尔干同盟”国家向土耳其宣战,土耳其战败。俄国支持“巴尔干同盟”,德国和奥匈帝国支持土耳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发生在1913年,“巴尔干同盟”发生内讧,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宣战,黑山、罗马尼亚支持塞尔维亚,土耳其也趁机从东部进攻,保加利亚战败。
注2.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是表兄弟关系。乔治五世的父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尼古拉二世的母亲与乔治五世的母亲是亲姐妹,威廉二世的母亲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女儿。表兄弟三人互称乔吉、尼基和威利。参见Catrine Clay, 2013, King, Kaiser, Tsar: Three royal cousins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