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养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自制力吗?
19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进行了心理学上最着名的研究之一:棉花糖实验。
他找来一群幼稚园幼童,让他们单独坐在房间里,给每人一颗棉花糖。只要不在20分钟内把糖吃掉,或按铃把实验人员找回来,就会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五岁的幼儿却是绝大挑战,有人很快就吃掉棉花糖,也有人极力忍耐,终於获得第二颗糖。
事後追踪发现,那些没有立刻把糖吃掉的孩子,大学学力测验SAT成绩与挫折忍耐力都较高,也较不容易肥胖或成瘾。
谁不想教出这样的孩子?但许多父母不知道,错误的养育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自制力。
《忍耐力》一书提到,有一种教养方式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制力:过度控制。
有的父母会监视丶评价丶纠正小孩的一切,从算术怎麽做丶袜子怎麽穿丶到指甲怎麽剪,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用心良苦却令人窒息。
妈妈高度控制与妈妈控制欲低的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的过程不太一样。研究发现,在「妈妈高度控制」这一组,听见妈妈召唤时,会转移注意力丶保持距离的幼儿,长到五岁时,在棉花糖实验中能够等待较久。因为他们在幼儿阶段,就学会如何转移对妈妈的注意力。
这可能是因为,当妈妈只注意自己的需求,不明白孩子想要什麽丶却要控制他的一举一动,孩子会感到苦恼,便觉得应该与妈妈保持距离丶自己玩游戏。这使他发展出自我控制的技能。
但妈妈一叫就黏着不放的幼儿,日後接受棉花糖测试时,也会把注意力摆在诱惑上,一下子就按铃。
至於「妈妈不过度控制」这组,当听见妈妈呼唤时会靠近的小孩,在棉花糖测验中,不但自制力高,还会发展出冷却策略,用玩游戏丶自言自语等方式,避免将注意力停留在棉花糖上,故能为得到更多奖励而长久等待。
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理由疏远不过度控制丶但也注意到自己需求的母亲,所以在陌生的实验室中,会靠近妈妈以舒缓紧张。
为检验这个说法,另一位学者观察妈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发现过度控制的父母,会破坏孩子发展自制力;而选择与判断受到妈妈支持丶并鼓励其自主的幼儿,则会培养出强大的自制能力,日後较可能通过棉花糖实验。
少,即是多。父母少一点控制,孩子将会发展出更多自制。
(来自:远见杂志 作者 / 陈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