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已波及亚洲和全球其他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并推高农产品价格。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政府预测机构近几周警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达到近二十年来最严重程度。上周末,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表示,太平洋海面温度远高于正常水平,并警告海面温度甚至有可能达到195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农民们也警告称,其农作物产量可能受损。巴西的糖农表示,大雨可能导致甘蔗的含糖量下降;澳大利亚、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的农民则称,干旱条件或导致棕榈油、小麦、可可和咖啡等农作物产量减少。
有关天气导致供应短缺的担忧推动一些农产品价格摆脱了低点。过去三周里,糖的价格累计上涨31%,同期,牛奶价格上涨36%,棕榈油价格上涨13.1%,小麦价格上涨6.1%。
今年的厄尔尼诺影响已让全球消费者都开始感受到物价上涨的痛楚:联合国粮农组织(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上周称,在糖和牛奶价格上涨的推动下,9月份全球食品价格出现了18个月以来的首次上升。
厄尔尼诺天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全部影响可能要过几个月才能知道。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在年底前不会达到最糟糕的阶段,预测人士估计将持续至2016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的工作报告显示,过去,厄尔尼诺事件宣布后的12个月内,非燃料大宗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3%。
不过,多个亚洲重要产粮国的国家食品部门已经下调了对未来一年产量的预期,因为气候意外干旱。越南咖啡可可协会(Vietnam Coffee and Cocoa Association)预计当地咖啡产量将大幅下降,但并没有明确可能的影响。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Thai Rice Exporters Association)预计大米产量将下降15%-20%。
印尼棕榈油协会(Indonesian Palm Oil Association)发言人Augyawati Joe称,印尼的种植园均面临比正常状况更加干旱的气候条件,导致果实成熟期延迟。
这可能最终影响棕榈油供应,推高其价格;棕榈油价格8月份曾触及六年低点。棕榈油应用于加工食品、唇膏等一系列产品中。
-
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