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刚法则 The Gorilla Game 强者愈强丶赢者全拿的世界

Image「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我还要加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句出自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的经文,在1986年被心理学家史丹诺维奇(Keith Stanovich)用来描述儿童的阅读行为。他认为,认识字汇多的孩子,会因为阅读愉快而增加其阅读兴趣;认识字汇少的孩子,会因阅读困难而产生排斥,因而更不愿意阅读。

随後,社会学家莫顿(Robert Merton)把这个观察引申到其他面向,认为先前的既得利益,会吸引丶累积随後而来的资源,使贫者愈贫,富者益富,两者拥有的资源差距愈来愈大。1995年,两位经济学者法兰克(Robert H. Frank)和库克(Philip J. Cook)把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写成《赢家通吃的社会》(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一书。

法兰克和库克指出,「赢家通吃」的竞争方式吸引过多人们丶投入过多成本来竞争少数几个可垄断资源的菁英位置,造成缺乏生产力的投资模式──因为每多一个竞争者,原本参赛者的胜算就少一分,但是赢家通吃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家长争着把孩子送进「A段班」丶上班族一窝蜂念EMBA,都是台湾社会典型的例子。(延伸阅读:怎样算是「权贵」?残酷实验将人生竞争浓缩至3分钟,揭开特权真相)

在企业经营领域,「品牌」是造成赢家通吃效应的重要推手。许多食品厂商都有能力制造出口感与可口可乐相近的饮料,但可口可乐的饮料王朝仍屹立不摇──它贩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深植於消费者的精神层面,而不只停留在口腔。美国连锁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的品牌策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消费者对它的认同感如此强烈,让星巴克甚至可以完全不打媒体广告。

拥有广泛市场占有率和顾客认同,就意味拥有强大的议价和制定规格能力,这些能力在价值链环环相扣的高科技业特别重要。摩尔(Geoffrey A. Moore)等人把这个概念写成《大金刚法则》(The Gorilla Game),他们认为,能把自己的架构置入市场,就能提高其他企业和消费者转换成本,左右市场未来发展的影响力自然随之而来,如微软的「视窗系统」就是作业系统界的大金刚。

然而,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做「大金刚」──那就做只「猴子」或「猩猩」吧!「猴子」是仿造大金刚的架构,生产出完全相容的产品,以吸引无力负担大金刚产品的消费者,如相对於英特尔(Intel),超微(AMD)就是在微处理器业的「猴子」。而和大金刚竞争失败的「猩猩」,则可转型成「区域型大金刚」,朝被忽视的利基市场转进,如苹果电脑(Apple)的麦金塔系统就是视窗系统之外的一方之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