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紧密政治紧疏

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半个世纪,中国和日本一直在加深经济联系。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推动增长,利用丰富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而现在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巨大市场。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2020年超过3万家,两国间的贸易总额增至约100倍。目前,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主导权之争正在产生影响。

1981年进驻中国的资生堂于2017年成立负责在华业务的资生堂中国公司。还在3个地点建立研发基地,积极推动产品开发和营销。在华业务占资生堂2022年1~6月合并营业收入的比率超过23%,与日本业务并驾齐驱。而从日产汽车来看,中国销量占全球销量的3成。

在50年前,日本企业在工业现代化方面向中国提供帮助,而中国则利用丰富的劳动力,提高了作为世界工厂的存在感。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全球企业将中国定位为主要市场。此前呈现美国一强格局的世界经济的重心发生变化,日本企业一直以此追求增长的源泉。

进出口的变迁体现中日两国的关系。2021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8万亿日元,名义额增至50年前的113倍。从日本来看,半导体和智能手机等的进口增加,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显示,2021年出现约2.4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目前,日本经济离开中国产品就不能成立。

与此同时,人员流动也日趋活跃。中国访日游客2019年达到959万人,在10年里增至9倍。虽然因新冠疫情而下滑,但复苏预期强烈。经营“道顿堀酒店”等酒店的王宫(大阪市)的专务桥本明元表示,“希望以邦交正常化50年为契机,与中国的纽带进一步加强”。作为劳动力仅次于越南的约40万在日中国人也在支撑着日本产业。

日本最大经济团体“经团连”的会长十仓雅和9月29日针对两国的经济关系对记者表示,“并非竞争与合作这种二选一,而是必须通过竞争与合作打交道”。关于中日经济关系的未来,与受到中美对立影响的经济安全保障的平衡成为课题。

除了自身主导的广域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之外,中国还寻求通过1月生效的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不含美国的框架掌握主导权。美国也将加以对抗,包括日、韩、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在内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已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