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异变明显缺少动力

世界经济的异变很明显。4~6月陷入2年前的新冠疫情之初以来的负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强。美欧对物价走高束手无策,是在存在经济衰退风险的情况下推进加息的困局。中国的疫情防控也加剧未来风险。

4~6月,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化增长2.2%,超过了新冠疫情前。但潜在增长率仍较低,自律性复苏力度较弱。如果依赖的外需表现低迷,经济的脚步将变得沉重。

美国、德国、英国和中国等陷入负增长。美国连续2个季度处于被机械地视为经济衰退的技术性衰退的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世界整体已陷入负增长。SMBC日兴证券的丸山义正的估算显示,全球GDP萎缩2.7%。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表示“10~12月起陷入经济衰退”,预测在2023年10~12月之前维持负增长。

日经中文网8月15日咨询了10位民间经济学家,3人回答称美国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陷入经济衰退,6人回答称欧元区在同一时间陷入经济衰退。

一直拉动新冠疫情后世界经济的数字需求最近笼罩阴影。“一部分大客户正在削减库存,这在过去10年里难以想象”,美国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CEO)帕特·基辛格7月底针对面向个人电脑的销售情况如此表示。英特尔4~6月出现2017年10~12月以来首次最终亏损。

美国调查公司IDC统计显示,个人电脑供货量4~6月比上年同期减少15%。美国调查公司高德纳将2022年的半导体市场增长率从13.6%下调至7.4%。

大宗商品行情也出现异变的迹象。对经济敏感的铜价截至15日跌至每吨8100美元左右,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的高点下跌3成。工业用金属联袂比俄乌冲突前水平下跌1~2成。

前景难以预料。中国4~6月GDP增长率环比年化下降10.0%。在解除上海市封城的6月以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仍在持续。青年失业率7月达到19.9%。乌克兰危机造成直接打击的欧洲因能源隐忧而动摇。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自7月下旬起,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比此前计划减少了8成。化工大型企业巴斯夫集团(BASF)表示根据供应量,可能无法维持运行。

家庭收支也因照明和取暖费用等的上升而受到影响。德国6月的零售营业收入指数实际比上年同月下降8.8%,创出有可比数据的1994年以来的最大下滑。

欧元区物价涨幅7月达到8.9%,连续3个月创出历史新高。面对持续发酵的通货膨胀,欧洲中央银行(ECB)时隔10年启动了加息。7月27日将基准利率从-0.5%提高至0%。

美国基准利率由于6、7月连续大幅加息0.75%,已达到2.5%,这被视为不会导致经济过热和冷却的中性利率水平。物价涨幅仍超过8%。不少观点认为货币紧缩将在今后全面出现,基准利率将达到3.5~3.9%。

如果坐视物价上涨,将打击家庭收支。但如果为了遏制通胀而加快加息,则有可能过度打击逆风下的经济。这是美欧面对的窘境。

美国失业率处于3.5%左右这一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有观点认为经济坚挺。不过,也出现科技企业扩大裁员等隐忧。

能否实现遏制历史性通货膨胀、同时避免经济衰退的软着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主席鲍威尔承认道路“正变得狭窄”。

物价走高的根源在于经济脱钩。断层可能因台湾局势紧张等原因而扩大。一直依赖俄罗斯产廉价能源和中国劳动力的发达国家将受到新秩序的成本困扰。世界经济处于失去火车头的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