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太空合作解体-新的竞争开始

俄罗斯日前宣布2024年以后退出国际空间站(ISS)。ISS曾是在太空展开激烈竞争的两个大国展开合作,冷战终结的象征。在中国崛起,太空的势力均衡已瓦解的如今,新的主导权之争已拉开序幕。

据称俄罗斯国营太空开发企业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的总裁鲍里索夫(Yury Borisov)7月26日与普京总统举行磋商,“决定2024年以后退出ISS”。表示将把重心放在自主宇宙空间站的建设上。

俄罗斯打算在现有国际空间站退役的2024年之前承担义务。鲍里索夫29日表示“启动退出程序是在2024年中期还是2025年,取决于情况”。预计退出本身在2020年代后半期落实,现阶段并未设想因突然退出而出现混乱的事态。

美俄在冷战终结后,为了保持太空大国的地位,一直利用彼此。可以说这是美俄分享太空主导权的“默契”。

俄罗斯参加ISS是在1993年。为了在苏联解体后的严峻经济状况下维持太空开发,希望进入西方国家的人造卫星发射市场。还希望延长载人太空运输技术的寿命,因此选择了当时被称为“Freedom(自由)”的西方象征。

美国也存在痛苦的经济原因。民主党的克林顿政权为了重建财政,缩减了宇宙空间站的计划。希望接纳俄罗斯,降低成本负担,说服了持反对意见的国会。

美国还希望防止俄罗斯向伊朗等敌对国家提供军事技术。俄罗斯随着参加计划,同意引进导弹技术的出口管制,还取消了向印度出售火箭发动机技术。

虽然美俄合作各有盘算,但由于彼此赌上宇航员的性命,也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关系。ISS属于美国和俄罗斯的设施合二为一的结构。2021年长期逗留的NASA宇航员梅根·麦克阿瑟(Megan McArthur)表示,“周末在对方的设施共进晚餐,建立了像家人一样的关系”。目前国际局势与30年前相比明显改变。普京毫无保留地显示出对西方的敌意,由于入侵乌克兰,出现决定性对立。

此外,中国的崛起也不容忽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统计显示,从2021年发射的卫星等有效载荷(payload)来看,中国达到俄罗斯的5倍。1991年美国为32颗,苏联为82颗,而中国仅为1颗。美国不再是唯一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向中国靠拢是自然而然的。

对美国来说,俄罗斯的退出构成沉重打击。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普莱斯7月坦率地承认,“俄乌冲突从根本上改变了美俄关系,但希望维持联合科学研究等合作的领域依然存在”。

必须合作的领域

ISS计划自2027年前后逐步降低轨道,到2031年初坠入南太平洋。俄罗斯的设备负责控制轨道,“(ISS废弃)离不开美俄的广泛合作”(NASA的2021年报告书)。

ISS将在大气层里烧得四分五裂,但那之前的指令将从莫斯科的管制中心发出。美国直到最后一刻都将依赖俄罗斯的力量。

美国的着眼点是从ISS转向载人月球探测。希望避免每年耗资30亿美元的ISS的负担进一步增加。在特朗普前政权负责太空政策的白宫高官透露,“在探月领域,也曾想携手俄罗斯”。

中国不会成为俄罗斯的替代。根据美国写入2011年通过的拨款法案的“沃尔夫修正案(Wolf Amendment)”,与中国的太空合作原本就被禁止。中国7月使实验室接入本国宇宙空间站,将采取自主路线。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的名誉教授John Logsdon指出,“普京将在属于国家骄傲的太空开发领域摆脱西方,优先夺回自决权”。同时称“或将迎来美国阵营和中俄阵营相互竞争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