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让纽约人大吃一惊。2016年11月17日,美国总统大选刚刚过去9天,时任日本首相就访问了唐纳德·特朗普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私宅“特朗普大楼(Trump Tower)”。
在自由主义派占优势的纽约市内,仍有很多人在道路和地铁上举着反对特朗普的标语牌。在当地采访总统大选的笔者也多次被人问到“Abe(安倍)是什么人”。作为“安倍经济学”的主角而为经济界所知的安倍一跃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打破外交禁忌闪电访美意在TPP?
跳过现任总统直接拜访下任总统,是外交礼仪上的禁忌。而且特朗普在大选中连同盟国都毫不留情地批评,各国首脑都为决定与特朗普保持多大距离而感到厌烦。安倍却将此视为机会。
2016年11月首次会谈前,安倍首相(左)和下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握手(纽约的特朗普大楼,图片由内阁宣传室提供,Kyodo)
据当时帮助实现会谈的当地幕后人士透露,他直接用电话与安倍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安倍通过脱离一般外交程序的打破常规的想法,缩短了与特朗普的距离。可能安倍断定,经济日益衰微的日本如果表现得中规中矩,就会失去存在感。
安倍在会谈中被认为呼吁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重要性。因制造业迁往海外而处于贫困状态的劳动者对全球化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呼吁退出奥巴马政府推出的这一协定。安倍策划着让特朗普改变心意。上任后的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退出TPP之后,安倍发动其余成员国达成TPP11(CPTPP)协定,坚持要求美国重返该协定。
其背景原因是,除了扩大贸易之外,安倍还期待TPP起到削弱中国影响力的防波堤作用。势头正劲的中国如果举全国之力向周边国家扩大影响力,那么贸易和资金方面的依赖就会增强。以民主自由、开放市场为目标的资本主义规则也会被推到一旁,也不利于进驻当地的日本企业。
安倍(中)和11个加盟国的部长们在“TPP委员会”会议上拍照留念(2019年1月,东京都港区)
安倍似乎认为进入各国经济领域的中国,迟早也会在政治、军事方面增加影响力。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将美国拉入建立经济秩序的队伍中,以其巨大市场为“诱饵”,吸引更多的同伴。这种经济与国家安全保障相融合的思想,与安倍政府的对外政策如出一辙。
美国不重返TPP也能取得成果的框架
恰逢中国的 “一带一路”扩大,随着由中国主导的15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进展,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美国参与亚洲地区事务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
在美国重返TPP无望的情况下,“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构想成为一面旗帜。这一构想起源于安倍第一次担任日本首相时的“自由与繁荣之弧”思想,原本是安倍2016年提出的,但2017年秋季开始纳入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政策,采用由美国主导的形式。
2017年11月,在东京举行会谈的安倍和特朗普二人确认了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方针。特朗普随后在越南发表演讲,明确表示美国将基于“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参与亚洲事务。安倍把荣誉让给了特朗普,在名与实之间选择了“实”。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虽在国家安全保障方面备受关注,但安倍强调的是提高地区经济水平。美国政府也将其确定为由经济、国家安全保障、规则制定3大支柱构成的战略。
安倍巧妙应对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与“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联动的日美澳印四国框架“Quad”加强经济方面的举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Quad同样以安倍2006年提出的四国对话机制为起点,继国家安全保障领域之后,又提出四国在强化供应链、出口管理、先进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援等方面展开合作。
5月在美国拜登政府的主导下出台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也基本上是将这些框架扩展到4国以外的东南亚等地区的尝试。安倍播下的种子,历经累计近9年的首相任期,开始形成新的秩序。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构想与美国主导的IPEF关联(2022年5月,REUTERS)
如果没有安倍,或者没有安倍和特朗普的特殊关系,这一切能否实现,只能等待历史学家的验证。
过分强调安倍和特朗普的“合脾气”可能是错误的。国际政治学家伊恩·布雷默说:“安倍很巧妙地和特朗普相处(managed it well)”,认为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者,面对可能做出非常规举动的美国总统,安倍应对很圆滑。
反全球化现象加上经济安全保障方面的担忧,自由贸易在全世界遭遇逆风。但对于依赖自由贸易的日本来说,维持自由贸易才是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课题。一位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关系亲近的人士说,岸田对安倍的外交业绩“怀有强烈的抗衡意识”。包括对中国申请加入的CPTPP的应对,岸田会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