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时隔21年决定大幅加息0.5%。“量化紧缩”也已开始,美国正在急忙遏制通货膨胀。综合因素引发了美国物价上升,货币政策不是特效药。但美联储仍加快货币紧缩,因为必须要尽早收回3万亿美元规模的过剩资金,以防止“银行系统性过热”。
“信用过热”是下一个风险
“美联储迟缓的行动十分危险,应该在每次会议都讨论0.5%以上的加息”,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严厉批评了鲍威尔体制,他曾是美联储主席职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5%,出现40年来最严重的高通胀。生活必需品涨价明显,社会对美联储的评价明显改变。
美联储在3月解除了零利率,5月4日举行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决定加息0.5%。基准利率的提高幅度一般为0.25%。主席鲍威尔暗示在下次会议上也要加息0.5%,要以罕见的“2倍速加息”遏制通货膨胀。
拙劣而迅速的货币紧缩招致经济衰退的风险很高。但是,美联储仍选择了大幅加息,原因是潜伏着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的风险。虽然物价和股价存在过热迹象,但银行系统的温度并未相应提高。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信用创造”仍处于低水平,如果信用创造出现过热,最终通货膨胀将难以遏制。
信用乘数显示的是央行供应的资金在多大程度上流向整体经济。在1980年代的美国曾达到11倍,成为高通胀长期持续的原因。2008年雷曼危机以后迅速下降,到2022年降至3~4倍。美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为6成左右,与日本相同,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并未像商品消费一样过热。
不过,如果企业和家庭认为物价和经济都不会明显恶化,局势将发生改变。借来低利率资金进行投资的趋势将加强,信用乘数也将随之提高。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将持有资产量从4万亿美元增加至9万亿美元,但由于超额储备等原因,逾3万亿美元的“过剩流动性”留在银行系统内。目前,如果乘数效果发挥作用,资金加速膨胀,将难以遏制经济的过热。
美联储之所以在加息的同时匆忙敲定量化紧缩,是为了尽早收回货币宽松释放的资金,防止“信用的过热”。资产压缩的速度最高达到每月950亿美元,这达到上次量化紧缩时(2017~2019年)的2倍。问题或许是有可能无法借助“加快紧缩”推动通货膨胀率重回2%的目标。美联储在新冠危机加剧的2020年3月,同时启动了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为期2年的货币宽松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但这并非目前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过度储蓄和供应短缺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巨额的财政刺激。美国的新冠疫情对策合计接近6万亿美元,增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3成。由于发放现金,家庭出现数万亿美元规模的“过度储蓄”,随着经济重启,消费迅速过热。另一方面,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仍未摆脱低迷。需求过热和供应短缺叠加,刺激企业的“积极提价”,意外导致了高通胀。
美联储能采取的行动是通过货币紧缩,将需求抑制在目前较低的供给水平之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前总裁比尔·达德利(Bill Dudley)甚至指出,“有效的方法是让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对于“轻储蓄、重投资”的美国家庭来说,讽刺的是股价下跌将成为最重要的消费抑制措施。
萨默斯指出,如果不将基准利率提高至5%左右,物价就不会停止上涨。强制出售持有国债等迅速的量化紧缩措施也将成为讨论课题,但市场难以避免出现混乱。一切交给美联储的强压通胀措施是一场豪赌,消除劳动力短缺的和重建供应链等多方面的物价对策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