滝田洋一:全球化的旗手提及了全球主义(globalism)的“终止符”。他是美国资产投资公司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Inc,也称黑岩)的首席执行官(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2022年2月26日成为岔路口。
在这一天,欧美6国和欧盟(EU)针对将俄罗斯剔除出国际金融体系达成协议。将俄罗斯的银行排除在国际汇款网之外,并开始冻结俄罗斯持有的外汇储备。
美国方面由财政部副部长瓦利·阿德耶莫和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达利普·辛格、欧洲方面由德国财政部副部长Joerg Kukies这3人制定和推进了强硬政策。
由于三个人都熟悉金融的表里,制裁击中要害。相当于外汇储备一半的约35万亿日元被冻结的俄罗斯政府在外币计价国债的本息偿还上感到头疼。
将美元用作武器,正是所谓的金融战争。安全性高,富于流动性。金融相关人士认为,这样的美元的作用以冻结外汇储备为契机明显改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3.0”
以可兑换黄金的美元为核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机制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由于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美元停止了与黄金的兑换。被从黄金这一制约中解放出来的美国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自由度。
美国维持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但由于美元属于轴心货币,由于海外企业买入美国国债这一形式,资金自动流回美国。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2.0”的关键。
冷战终结后,在美国主导的世界里,供应能力持续增加,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另一方面,美元注入的天花板消除。因此,资金对商品的比重明显提高。世界的各个地方不断上演泡沫的膨胀和破裂。在2008年的雷曼危机中,这一机制的基础被掏空。在紧要关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买入美国国债等资产,推动世界重回增长轨道。
但到2020年,新冠疫情袭击世界。美国等以更大规模实施了雷曼危机后的对策,这次也成功度过了危机。防止了大萧条。但是,有些情况有所不同。那就是冷战后的世界本应被抑制的通货膨胀再次出现。在此情况下,出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
作为制裁,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成为课题,在此背景下,“布雷顿森林体系3.0”的大幕正在拉开。担心美国没收美元资产的国家将寻找替代美元的资产。瑞信银行的利率战略负责人Zoltan Pozsar认为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作用提升。
资源和食品等国际大宗商品还面临俄罗斯的供应中断的风险。俄罗斯占世界原油产量的12%,份额居第3位。占天然气的17%,排在第2位,而小麦则以18%排在第2位。
日本瑞穗研究技术(Mizuho Research & Technologies)的估算认为,如果俄罗斯产能源的供应中断,从对俄罗斯的依存度高的欧洲来看,2022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比上年下降0.2%,出现负增长。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也将降至约1%。另一方面,俄罗斯将出现25%的负增长,遭受毁灭性打击。
对俄制裁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作为代价,俄罗斯产商品的供应将减少。结果,俄罗斯以外国家生产的商品将获得溢价。对美元的信赖减弱,也将被转嫁到商品价格的溢价上。
结果,将发生从资源进口国到出口国的巨额的财富转移。在土耳其和印度等非资源型国家,通货膨胀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加强,有可能招致政局动荡。
不容忽视的是围绕主导权形成对立的中美的处境。美国是能源和食品的净出口国。截至乌克兰爆发战争前的2021年10~12月,日本蒙受了9.4万亿日元的交易损失,但美国获得0.6万亿日元的交易利得。与日欧相比,美国有能力应付商品作用提升的世界。
中国是资源进口国,但能源自给率达到约8成,而谷物自给率超过9成。借助价格管制和储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从失去出口目的地的俄罗斯低价购买资源和食品,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中国将推动新兴市场国家使用人民币,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另一方面,美国以反对专制作为旗帜,正在加强携手同盟国,以技术和金融作为主战场对抗中国的态势。
相对于美元,商品存在供应制约这一天花板,“布雷顿森林体系3.0”令人预感到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时代。可以想象投资和需求的冷却,但也存在例外。
其一是欧盟(EU)提议的“乌克兰团结信托基金”。目前,将支援生活必需品,而在停战后,将用于基础设施的复兴投资。后者或将带来大规模的有效需求。
另一个是西欧各国的国防费用的增加。德国将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高至2%就是典型。大规模的国防相关投资有可能诱发新的技术创新。
加深参与中国和俄罗斯事务,推动所谓市场化和民主化——这种路线已经破产。经济和金融都将以新的“铁幕”为前提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