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纯电动汽车进驻欧洲日本

欧洲

中国企业的纯电动汽车(EV)正在全世界发起攻势。在日本之前进驻的是欧洲。在纯电动汽车市场早于其他地区形成的欧洲,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已开始逐渐浸透。

中国国有汽车大型企业上海汽车集团11月推出了在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MG ZS EV”的新款车。充电一次的续航距离达到440公里,比此前车型延长7成,但价格在享受补贴前仅为约3万5千欧元。低于德国大众和法国标致汽车的竞争车型。

上汽自2019年10月正式进入欧洲以来,在16个国家建立了约400家销售网点。在英国,2021年1~11月MG品牌整体的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73%。从各品牌占包括汽油车等在内的新车销量整体的份额来看为1.9%,高于本田和马自达。11月单月为3.6%,逼近日产汽车和美国福特汽车等在英国进行生产的品牌。

在欧洲,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各国提供丰厚的纯电动汽车购车补贴,例如德国补贴9000欧元。再加上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消费者的危机感提高,在18个主要国家的2021年7~9月新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所占的比率已提高至13%。中国企业将这种情况视为良机。

当然,目前在路上具有存在感的只是采用MG这一英国传统品牌的上海汽车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极星(Polestar)等。但是,很多中国企业正在接踵而至。

10月,新兴纯电动汽车企业上海蔚来汽车(NIO)在挪威开设展厅,开始正式进驻欧洲市场。计划到2022年底在该国开设20处自主的电池更换站。小鹏汽车和第一汽车集团也以挪威为立足点进入欧洲。长城汽车在9月的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宣布,在欧洲启动小型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ORA)”的销售。

中国企业寻求通过纯电动汽车重现日本车和韩国车以低价格和低燃耗为武器在欧美提高存在感的这一历史。在汽油车领域,中国车企存在安全性等受到严厉批评,未能打入欧洲市场的历史,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提高性能,在安全性评估“Euro NCAP”中,MG和蔚来汽车均获得最高水平的5星。

中国企业在电视和手机等领域,借助较高的成本竞争力追赶上日美欧企业,正在全世界浸透。即使是此前唯一困难的汽车领域,中国企业也以转向纯电动汽车为东风,站在起跑线上。

日本

中国大型汽车厂商通过纯电动汽车(EV)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12月19日在日本开设首家专卖店,2022年夏季将销售SUV纯电动汽车。此外,比亚迪(BYD)也开始销售中型车。中国企业在发动机汽车领域未能瓦解日美欧企业的根据地,但打算以市场转向纯电动汽车为契机进入全球市场。中国的卡车等商用纯电动汽车也开始向日本出口,正在抓住纯电动汽车车型仍较少的日本企业的空隙。

12月19日一汽在大阪市的JR难波站前开设专卖店。这家专卖店将首先销售轿车“H9”的汽油车及弱混合动力车。不含税价格为550万~11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84万~64.48万元)。2022年夏季将推出SUV的纯电动汽车(EV)。2022年内还将增加300万~400万日元的车型。

SUV预计价格不含税1100万日元起,充电一次的续航距离约为460~690公里。正讨论随后销售高价位的纯电动汽车,为支持日本的充电标准而改造车身,全部从中国的工厂出口。

12月19日出席开业仪式的公司经营者何英树表示“感觉外观比欧洲车更高档,没想到能在日本这个汽车大国开上中国车了”。

专卖店的负责人表示首先挖掘在日华人和访日华人旅游的旅行公司的需求,包括EV在内,希望增加车型。据称,在光的照射下在汽车两侧的地面上呈翅膀状的投影功能受到了好评。

一汽计划2022年在东京开店,还讨论将店铺扩大至日本其他城市。此前只是向日本出口少量汽油车和电动车,今后将建立销售网,全面拓展业务。

比亚迪已启动纯电动中型轿车的销售。首先向企业和地方政府推销。价格为385万日元,在享受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补贴之后,降低约40万日元。已开始商讨在主要城市设置销售代理商。

此外,中国造商用纯电动汽车已经开始进入日本,佐川急便等日本物流大型企业决定进口。为了减少配送时的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引进纯电动汽车,但日本国内企业缺乏适当的产品,只能依赖中国制造。

中国产品群充实的原因是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作为国策而发展纯电动汽车。从巴士和卡车的出口开始,进入2021年后一汽和比亚迪开始向欧洲等市场出口乘用车。调查公司MarkLines的统计显示,在西欧17个国家,纯电动汽车销量合计2021年1~10月达到约90万辆。其中,中国企业的中国造为数千辆,比亚迪等已开始全面启动出口。日本的市场相比欧洲显得更小,但日本企业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行动迟缓,这似乎也是中国企业进入日本的原因之一。

中国纯电动汽车极具竞争力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分为政府旗下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最大的国有企业是上海汽车集团,民营企业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2010年收购了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正在加紧扩大业务。

ADVERTISING

虽然日美欧等外资企业也涉足了中国市场,但中国政府规定了外资在中国设立汽车企业时的出资上限。因此,各外资企业原则上通过合资企业来开展业务,比如德国大众与上海汽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建立了合资关系,丰田汽车与第一汽车、广州汽车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国有大企业的销量中占据了大部分比例。

中国政府的目的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来培育本土企业,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振兴的纯电动汽车(EV)领域,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比亚迪(BYD)等大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的实力增强,出口也不断增加。业界团体的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新车销量约达到2500万辆,是日本的5倍多。其中纯电动汽车约为110万辆,作为国家来说,堪称最大规模。2021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在以接近于上年3倍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