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12月3日宣布,即刻启动在纽约证交所退市的工作,同时准备在香港上市。作为中国最大的一家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6月29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当天股价开门盘,总市值一度超过800亿美元。滴滴上市48小时后,中国监管部门宣布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此后,中国政府对滴滴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直到最后宣布结束在美国五个多月的上市。滴滴宣布退出美国市场后股价再度大跌,截至12月6日,其股价创历史新低5.82美元,较当初14美元的发行价跌掉58.4%。根据美国法律,滴滴在美国很大机会将面临集体诉讼,有可能以14美元一股的发行价从投资人手中回购所有的股票,而它在香港却很难以同样的发行价上市。
令投资者所料不及的是,滴滴在美国上市后随即引发了一系列的监管衝击。包括滴滴在内的20多个应用程式被要求下架。随后,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联合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同进入滴滴出行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我认为所谓“资料安全”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原因是地缘政治。经过近几年的博弈,中美关係逐渐进入大国地缘政治博弈阶段,国家利益开始成为两国关係中的重要议题。从这个角度看,滴滴是否上市,在哪里上市,现在都被赋予了“国家利益”的色彩,这与中美两国的竞争有关。
对于中概股的监管压力不仅来自中国,美国证监会也在施加压力。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上周四(12月2日)表示,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披露其是否由政府实体拥有或控制,并提供审计检查证据。这一规定推动了一个可能导致200多家中国公司被踢出美国交易所,涉及资金上万亿美元。
关于滴滴“闪退”事件还涉及一个複杂因素,那便是香港不断变化的局势。香港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三大金融市场之一,但受到香港法制环境变化影响,其金融中心地位正在走下坡路,今后或将被东京、新加坡等地超越。
在中国,有媒体认为,以滴滴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在美国“退市”,将促使它们全部在香港“二次上市”,大量资金将在南中国的天空降落,为香港市场带来数千亿美元的市值。实际上,这也许只是一个幻想。如果在美国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全部退市,那么对这些公司而言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大陆和香港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去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旨在填补金融监管体系中一个长期存在的漏洞,该漏洞允许数百家公司公然无视美国法律而运营了几十年。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是在纽约上市或交叉上市的中国公司。参议院的投票是一致的可以被解释为既是针对北京的一个政治弓箭,也是向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出了一个足够清晰的资讯。
如果中国公司不能满足交易所或监管机构的要求,又不能迅速解决问题,它就会面临退市。当然,上市公司也可以自愿退市,比如转为私有。
退市意味著不能在美国的交易所交易,以及随之而来的保障和保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有138家。退市不是致命的,但也不是有利的。对于以前的上市公司来说,对声誉等方面来看,这绝对是一个下降。
在美国,强而有力的法律和金融监管,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美国金融监管品质优越,是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基石。所以,遵守PCAOB的规定可以增加公司价值。这就是滴滴等中国公司首先来到纽约的原因。主动从美国退市,或者被动退市,则发出了相反的信号。中国的媒体可能会大肆宣扬所谓的对香港市场(以及整个中国)的好处,因为所有这些即将被除名的中国公司可能会急著“回家”。
事实上,如果中国公司真的退出美国市场,到香港二次上市,将伤害这些公司和这些公司的股东,并且伤害将相当严重。而且,我们不应忽视一种更残酷的可能性,即香港本身也在可见范围内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快速滑坡。如果回到一个失去世界金融中心光环的香港上市,那么这一负面影响将互相迭加表现在证券市场,2021年从美国回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并不在少数,但是港股今年表现是非常糟糕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据中国新华社12月5日报道,就美国证监会(SEC)公佈《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提交和披露要求一事,中国证监会网站发佈了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证监会和相关监管部门始终对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充分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近期,个别媒体报道中国监管部门将禁止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赴境外上市,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这完全是误解误读。”
可见中国政府也与笔者一样,看到了中国公司若集体从美国退市将造成的巨大损失。美国政府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对手,一直在对中国的关係施加自己的压力,之前已经迫使一些国家控制的中国公司从美国股市除名。滴滴闪退事件,则为中概股及投资者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