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田着眼于纯电动汽车(EV)转型,通过募集提前退休人员减少逾2000名员工。随着转向纯电动汽车,需要复杂加工的发动机等将失去用武之地,零部件个数也将减半。有估算显示,在日本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约70万员工中,有10%的人将失去工作。对于占日本制造业供货额2成的支柱产业,“脱碳化”的大潮将带来结构变化。
在日本栃木县真冈市,有一座象征着纯电动汽车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的工厂。那就是本田的动力传动单元制造部。这里主要生产发动机零部件和汽油车驱动零部件。
6月4日这家工厂宣布将于2025年关闭。约900名员工将重新安置到其他地方。本田4月提出了到2040年全面取消汽油车、新车全部改为纯电动汽车等的方针。该工厂关闭的背景是电动化导致发动机零部件的产量减少等。
2021年春季,本田以55岁以上员工为对象招募提前退休者,有超过2000人应征,规模相当于本田日本国内正式员工的约5%。
瓦解的汽车金字塔
汽油车的零部数量达到3万种,纯电动汽车将减少4~5成。其中,作为汽车最重要零部件的发动机消失的影响巨大。
世界大型汽车厂商此前一直自主开发和生产汽车发动机。大型车企统率了生产相关零部件的多家企业,形成产业金字塔,通过利润聚集零部件制造商,借此维持竞争力。东京商工调查(Tokyo Shoko Research)的统计显示,向车企直接交付零部件的日本国内一级供应商达到7500家,向一级供应商供应零部件的二级供应商达到1.5万家。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零部件将变为马达、逆变器以及将两者结合起来的“E-Axle”等驱动装置。结构均比发动机更为简单。车企控制零部件制造商的巨大产业金字塔的重要性也随之下降,跨界企业的准入门槛也将大幅降低。包括新晋厂商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专注于汽车的设计和软件等的开发,生产交给其他企业,这种与数字家电同样的“水平分工”模式有可能扩大。
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厂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已决定启动纯电动汽车的代工。企业可以委托给鸿海,不用拥有工厂和生产设备,生产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变得更加容易。铃木前会长铃木修表示,如果水平分工取得进展,“现有的产业金字塔将瓦解”。
雇用人员将减少1成
随着转向纯电动汽车,对就业的影响成为巨大的风险。咨询公司Arthur D Little Japan的统计显示,在日本国内68.6万个汽车零部件相关岗位中,在汽车电动化之中,到2050年可能减少8.4万个。越是发动机相关等核心零部件,在日本国内生产的企业越多,对雇用的影响也就越大。
和日本一样是汽车大国的德国,汽车电动化早已开始导致雇用减少。德国Ifo经济研究所5月发布调查称,在德国,汽车电动化到2030年将至少对21.5万人的就业产生影响。涉及内燃机的就业岗位2019年为61.3万个,其中的约4成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