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文章-历史上的资本与权力的争斗

权力与资本(权力与富人)之间的战争,大众一般不太关注、也难以理解这种战争,但这种战争往往同样残酷,而且长期伴随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历史中。

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波浪前行的。当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进行建设活动时(如果以资本主义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国家的权力重心就会倾向于向下转移,因为只有民众的财产权可以得到更完善的保护时(在任何社会中这都是最主要的权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具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和决策权时才会更有效率,这些都是权力重心下移的表现。

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资本就会不断壮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强,在有些国家中资本甚至会通过政商结合的方式左右地方政治甚至更高层次的政治;当资本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形成垄断,造成贫富差距恶化,让经济社会无法持续下去,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此时社会权力的重心需要向上转移(解决权力重心下移时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就会适时打响。尤其是那些传统上是通过自上而下进行社会治理的国家(即金字塔型社会),不断壮大的资本会掌握社会的话语权,又通过政商勾结的方式掌握了地方郑志上的权力之后,就很可能颠覆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体系(大多封建王朝都是如此倒闭的),这种情形下所爆发的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尤其残酷。

还有一种情形下也会讯速地打响这种战争,那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来临。此时,国家需要统一民众的思想、也需要集中全国所有的物力以应对战争,但资本对社会的思想领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掌握着绝大部分社会财富,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就会迅速打响。国家权力通过这种形式的“战争”回收社会的话语权,也掌控社会财富,目的是为了应对战争。

必须要说明的是,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存在于所有国家的历史中。同时,由于各国主流文化不同,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战争的表现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

今天要说的是,二战之前和过程中爆发在德国的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是十分经典的:

第一,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社会权力的重心在下,资本对社会的影响力巨大。

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德国和奥匈帝国兴起了一场平民主义运动,纳粹主义就是在平民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纳粹主义的德语是Nationalsozialismus,意即国家社会主义或民族社会主义,它也经常被称为希特勒主义。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社会运行模式,社会的权力重心在上。

希特勒上台前,德国社会的权力重心在下,希特勒要贯彻纳粹主义,要求德国社会的权力重心在上,国家权力就开始向资本宣战,目的是从资本手中回收对社会的治理权。

纳粹主义应运而生

1918年一战结束之后,战争的破坏再加上战争赔款让德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恶性通胀,贫困成了德国的标签,直到1923年沙赫特通过发行地租马克才制服了通胀“猛虎”。

1924年,摆脱了恶性通胀的德国经济开始逐渐稳定了下来,1928年德国的出口已经恢复到一战之前1913年的水平。可随后不久又爆发了1929年的大萧条,再次将德国经济打入更深的深渊。到1931年时德国的失业率高达25%,共有600万人失业,数不胜数的流浪汉在街头乞讨,1932年的实际工资指数比1928年居然下降了70%,劳动者困苦不堪。

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信奉资本主义,各个经济领域都由资本家和寡头所控制,长期的恶性通胀让中产被彻底消灭,大萧条的爆发又对中下阶层形成了彻底的洗劫,如此一来德国政府(经济萧条让德国政府丧失了收入)和广大平民就沦为“赤贫”,但那些寡头却能通过垄断行为,大发国难财。

垄断资本与政府和平民之间形成了严重的对立,这是纳粹主义可以在德国逐渐占据主流的社会土壤。

希特勒如何拯救德国经济?

很多人张口就会说,只能通过政府投资——这是当然,但问题是如何实现,因为当时的德国政府根本没钱投资。

如果印钱投资,由于刚刚从1918年-1923年的恶性通胀中走出来的德国人对纸币的信任极其有限,政府再次开动印钞机之后更凶猛的恶性通胀就会迅速到来。同时,经过大萧条打击之后的德国政府本身已经一贫如洗,再加上刚从恶性通胀中走出来(恶性通胀的根源是政府无度印钞,即政府丧失了信用)的德国政府信用很低,也就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筹资。因此,这些手段都无法启动政府投资。

从财政看来,当时的德国政府处在绝路上。

要说明的是,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可以启动政府投资以恢复经济,但德国却不行,源于美德两国政府的遭遇不同,两国政府的信用度不同,两国注定只能走不同的道路。

德国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一夜间打响了!德国启动了经济上的“新计划”。

希特勒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政府全面介入经济领域(这是社会权力重心快速上移的过程),将一些大中企业的财产和地主土地无偿收归国有。由于当时德国最富有的人群基本上都是犹太人,于是希特勒向最富有的犹太人开火了,将他们的财富和企业收归国有,土地被分给无地的德国农民。

当政府手中有了钱之后,就可以启动投资活动,而投资活动的启动又让政府有了税收,也就具备了对外借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信用基础。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作为央行行长和经济部长的沙赫特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主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向美国和各协约国大量借钱,二是对于一战时的巨额赔款要求减免。

沙赫特用在美国借的钱直接在美国购买军火和技术,这就改善了美国的失业问题,而德国也利用借的钱和技术大力兴建军工厂,结果两个国家合作的不亦乐乎。所以,美国资本是希特勒实现快速崛起的主要推手。

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德国已经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但仅仅五六年的时间之后,德国就已经成为欧洲大陆上军事、工业最强大的国家,这种上升的速度古今罕有,支撑这一巨变的内在因素就是财政的超级膨胀。通过私人财产国有化和对外借贷进行投资,推动经济高增长之后就可以实现财政收入高增长,这是财政收入的主体。同时德国还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财政所需,比如初始时期被国有化的资产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就会升值,此时德国政府又抛出部分国有财产弥补财政。比如,1934年还在修铁路的德国政府却一次性卖出2.24亿马克的德国铁路优先股;1934年德国所有大型商业银行中有70%的股权由德国政府直接或间接持有,此后通过卖出部分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的股份分别获得5700万、5000万、1.41亿马克的收入,等等。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德国34-38年间至少有1.37%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国有财产的再私有化。

是德国财政的高速膨胀,支撑了德国从一个一战的战败国快速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工业与军事强国。

1932年希特勒上台后,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德国的失业人口就锐减到二百万。1933年时德国GDP还是737亿马克,1934年就达到了1264亿马克。这就让德国政府的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德国政府有了钱之后就立即在德国建立起高福利制度,这种高福利惠及每一户人家,人人都有了面包和牛奶。失业快速下降、收入水平上升再加上高福利制度的建立,就让德国人拥有了旺盛的消费力,结果又推动电器、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彻底给德国经济插上了翅膀,这就是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奇迹的由来。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就让希特勒的声望快速上升。没收犹太人的财产和大量借贷进行投资活动是二战以前德国经济的发动机。

战争

德国与美国不同,德国国土狭窄,仅仅使用基建投资难以彻底拉动经济,所以当时德国的投资是两条腿走路:其一是基础设施;其二是军工建设。1937年德国的GNP中有42%来自于军火工业及其相关领域,几乎占据了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基建投资在开始时效率很高,但随着基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就会饱和,投资效率就会下降,但国家为了保经济增长(这是政治任务),基建活动还会继续下去,此时就会造成国家债务率的上升。同时,在没有打仗之前,军火投资根本就没有效益,只会造成债务上升。

随着债务的不断上升,国家就会面临债务危机,经济繁荣的泡沫就会破裂。到这时,马克的价值就会下跌,德国人的好日子就会结束,这会给执政的希特勒带来严重的打击。此时德国只有两条路可走:

首先是推动国家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战争继续走向深入,即继续推行国有化,没收更多犹太人的财产充实政府财政,延缓债务危机的爆发。因此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呈现不断扩大化的趋势,1933年建立了集中营,到1939年则建立起犹太区,对犹太人的迫害明显地扩大化了。这说明德国政府“宣战”的对象不再仅仅是掌握垄断资本的富人,包括了更多的富人群体,这都是钱惹的祸。

其次是发动战争,将巨额的军工投资变现为收益。到1939年,德国央行行长(沙赫特已经离职)直接写信告诉希特勒已经无法制定财政预算。而当时约120亿马克的梅福劵一旦违约可直接导致德意志央行破产,马克就会再次变成纸,财政枯竭的纳粹德国只能走向战争。

德军闪电攻克奥地利、捷克、波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后,在这些国家搜刮了高达1040亿马克的收入,同时在这些国家掠夺了无数的物资,不仅可以稳定德国马克的币值(缓解债务压力),还让德国民众得以继续享受优厚的福利,进一步巩固希特勒在德国的声誉和地位。

争斗的目标不只是“钱”

根源在于在一战之后德国贫富差距恶化的社会责任必须有人承担;同时,垄断的寡头们在德国内部具有跟强大的影响力,与外部世界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他们的资产被国有化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反击的力量也会极其强大。所以,注定这场在德国发生的国家权力与垄断资本之间的战争是以很残酷的方式来进行。

在这一历史时期,德国进行的是一场非常典型的、教科书般的国家权力与垄断资本之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