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手机大型企业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单季的供货量方面首次跃居份额第2位。小米在新兴市场国家销售强劲,同时中国同行华为技术的失速也推动了其份额的扩大。另一方面,在小米具有优势的中低价位上,新兴厂商的追赶也很猛烈,维持增长的阻碍也在提高。
美国调查公司IDC于7月30日发布的2021年4~6月智能手机供货量统计显示,小米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7%,达到5310万部。市场份额提高6.6个百分点,扩大至16.9%,逼近排在首位的韩国三星电子(18.8%),超过居第3位的美国苹果(14.1%)。按地区来看,除了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之外,在西欧等市场表现强劲。
如果仅限于同一期间的中国市场,小米落后于同行业的vivo和欧珀(OPPO),排在第3位,但在领先于两家企业的海外大幅增长,做出贡献。有消息称另一家调查公司Canalys的快报值显示小米排在第2位,小米首席执行官(CEO)雷军7月中旬在中国微博上发布的面向公司的全员信中表示“‘全球第二’是我们战略的重大胜利”。
小米发布首款自主智能手机是在10年前的2011年8月。创始人雷军因憧憬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而创业,还被称为“中国乔布斯”。小米当初以“1000元智能手机”为武器扩大业务。自2014年起全面进军海外,同年7~9月在智能手机供货量上跃居世界第3位,一举受到关注。
随后,苹果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华为也大幅增长,小米全球份额一度降至第5位之外,但后来实现重振。战略之一是追求彻底的“低价格”。
2016年开始重视提升设计和性能的产品开发,以同年底推出旗舰机型“MIX”为开端,瞄准了高功能化。此外,推进生活家电领域的强化也是在这个时期。另一方面,在2018年股票上市前的董事会会议上决定,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利润率不超过5%。在提高硬件性能的同时,不追求暴利,由于“性价比高”,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雷军表示,“经过五年(始于2016年)的艰苦卓绝的补课,我们产品能力已实现了巨大的提升,并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并站稳了脚跟。”
目前,竞争对手的失速也在推动份额的扩大。原因是美国政府针对华为严格限制美国半导体企业等供应零部件。华为的智能手机生产变得困难,还被迫出售了部分品牌。曾瞄准世界首位宝座的华为已失去过去的势头,结果小米作为中国代表一跃而出。
另一方面,小米今后能否进一步扩大份额和业态,也存在不确定性。
在高价位智能手机领域,小米与三星等的实力被认为仍存在较大差距。Canalys针对小米的智能手机指出“平均销售价格与三星相比低约40%,相比苹果低约75%”。vivo和欧珀也通过中低价位机型提升实力,力争转向高功能,与小米的份额竞争日趋激化。
虽然首次排在份额第2位,但往年三星和苹果发布主力机型是在秋季前后,销售也将在这个时期明显增长。与拥有自主操作系统(OS)的苹果和连半导体都能够自主生产的三星等相比,具有自主特色的服务和产品制造是主要课题。雷军也表示“后面我们必将面临激烈而焦灼的拉锯战”。
小米3月宣布涉足纯电动汽车(EV)领域,提出10年投入100亿美元的计划。能否将纯电动汽车培育为新业务,发挥与智能手机和家电等结合的综合能力,这也将成为小米今后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