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7月9日表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象为不含一部分小型地方性银行的金融机构,自15日起下调0.5%。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高居不下,中小微企业受成本提高困扰。将通过存准率的下调,推动银行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这是中国自2020年5月起,在1年2个月以来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下调存准率,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存放的资金将减少,用于信贷等的资金将随之增加。中国人民银行透露,合计1万亿元的长期资金将注入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货币宽松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如果认为货币放宽的看法扩大,或将助长资产泡沫。

中国央行认为随着通过下调存准率注入资金,金融机构将容易偿还从央行获得的资金。7月中下旬是纳税集中的时期,金融机构也容易出现资金紧张。还有观点认为,如果此次释放的资金使银行保持资金的充裕,将容易将资金用于信贷等。

之所以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是因为面临成本上升的中小微企业的收益受到挤压,资金周转正在恶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6月PPI比上年同月提高8.8%。与属于爆发雷曼危机的2008年9月以来新高的5月的9.0%处于几乎相同水平。

作为企业援助措施,政府将加强对跟风涨价等价格动向的监督,6月决定投放铜、铝和锌的国家储备。效果在现阶段显得有限。有色金属的冶炼加工业上涨28%,涨幅与5月的30%相比略微缩小。

7月上旬实施的铜和铝等约10万吨储备投放的投标显得活跃,但在投标之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期货价格仅小幅波动。有观点认为“投放量与中国总需求相比显得很少,即使一部分实际需求者能通过投标低于市场价格采购,但与行情的波动没有关系”(商社)。

PPI增长高居不下,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则上涨乏力。6月的涨幅为1.1%,与5月的1.3%相比有所下降。

其背后除了价格管制之外,还存在消费复苏的迟缓。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等下游企业难以转嫁成本的上涨。出现亏损的民营企业的比例高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的水平。

中国计划今后继续通过国家储备的投放等措施抑制价格上升。但是,对国际大宗商品行情整体产生巨大影响的原油价格处于高点。如果进口资源的价格本身并未平稳,企业收益的恢复就难以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