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车生产因半导体而减少

中国的新车销量出现锐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6月销量同比增长近3成,但从单月数据来看,5月减少3%,6月减少12%,连续2个月低于上年。自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3月以来,时隔14个月出现2位数下滑。主要原因是半导体短缺,如果半导体短缺长期化,有可能对中国经济整体造成影响。

“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涨,部分车型供应紧张”,7日记者来到广州的日产汽车专卖店,店内的显眼位置张贴着红色横幅。店员透露称,“5月、6月的销售比预期中更差”。“轩逸(Sylphy)”等主力车型仍有库存,但除了黑、白之外的其他颜色以及不畅销的车型没有库存。

此前,与其他地区相比,半导体短缺对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的影响较为有限。在中国,自新冠疫情趋于平息的2020年春季以来,很多汽车工厂复工,比海外的工厂更早确保了半导体。

由于销售也不断复苏,很多外资汽车厂商也“优先向中国的工厂供货”(日系车企)。不过,由于半导体短缺的局面比预期持续得更久,已开始对目前的生产造成影响。

重庆长安汽车的高管透露,“希望增产热门的SUV,但因半导体短缺影响,不得不减产”。来自欧洲零部件厂商的供给停滞,5月产量同比减少10%,转为下滑,6月降幅扩大至15%。

长城汽车也透露,自4月起,“部分车型受到半导体短缺的影响”。以纯电动汽车(EV)品牌“欧拉”为中心,长安汽车销量强劲,但欧拉专卖店的店员表示,“热门车型需要3个月才能交车”。北京汽车集团也自5月起,处于热门SUV“BJ40”未能及时交车的状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6月乘用车库存仅约48万辆,同比减少3成,连续2个月减少。该协会表示“跌破50万辆的情况很少见”,由于库存不足,供不应求的状态将持续。

例外的是,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保持良好势头。1~6月新能源车销量约为121万辆,是上年同期的3倍。

比亚迪1~6月的销量中,汽油车约为9万辆,同比减少6%,而新能源车猛增至约15万辆,是上年同期的2.5倍。纯电动汽车“宏光MINI EV”保持良好业绩,为整体销售做出了贡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将同比增长8成至240万辆左右,创历史最高纪录。不过,新能源车仅占新车销售总量的约1成,不足以弥补目前的下滑。

一般来说,纯电动汽车的半导体配备量比汽油车多5成左右。虽然各车企比汽油车优先生产纯电动汽车,正在采购半导体,但今后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势头也有可能放缓。

关于半导体不足的影响,汽车工业协会预测称,7~9月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10~12月将进一步缓和。预计2021年全年新车销量在2700万辆左右,比上年增长约7%,仍保持强劲势头。不过,也有人警惕称“7~9月开始缓和是最理想的状态”(其他业界团体的高管)。

在中国,包括相关服务在内,汽车产业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成。如果新车销售低迷,将不可避免影响到整体经济,中国政府也出台了需求刺激政策,一直扶持行业发展。

不过,半导体的确保主要依靠供求改善和各家车企的自助努力。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尚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