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滴滴低调赴美上市问题早就潜埋

中国互联网巨头滴滴出行6月底在纽交所的上市是过去七年以来,中国企业在美最大规模IPO,不仅没有敲钟,甚至连官方新闻稿都没有发,低调程度与以往互联网企业上市时大相径庭。

上市未及48小时,中国监管部门宣布对其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开盘表现亮眼的股价应声下跌,一度跌幅10%左右。

又过了48小时,监管再加码,滴滴出行的App被中国网信办要求下架,停止新用户注册。

此举在中文互联网掀起轩然大波,滴滴出行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刚刚上市就遭受重拳。有网络自媒体称,原因是滴滴为在海外上市,将中国道路数据和用户数据打包交给美国。

不过很快滴滴副总裁李敏称其为恶意造谣,“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

BBC中文梳理出五个看点,帮助读者持续观察事件发展。

涉及信息安全而非反垄断

从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再到阿里巴巴天价罚单,去年底开始的“反垄断风暴”,令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压力山大”。但这一次有所不同。此前,对阿里巴巴开出罚单的是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则是《反垄断法》。

此次的监管主体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依据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去年6月才正式生效,是《国家安全法》第五十九条和《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配套落地措施,规定了网络安全审查的适用对象、范围、审查内容、流程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这一办法也被外界解读为应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挑战——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掌握大量国计民生大数据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受美国法律法规的管辖。

一名要求匿名的香港证券分析师向BBC中文表示,“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的说法不符合常理,滴滴作为主体在中国的公司,即便纯粹为自身利益着想,也不会去踩这条“一碰就死”的红线。

这位分析师认为,更有可能的逻辑是,上市审计的底稿可能被美方要求上交,或者会要求披露一些信息,其中如果包含关键设备或供应商的信息,那么滴滴的信息安全承受额外风险。

港媒《香港01》旗下的“巨子ICON”也引述接近中国金融监管高层人士称,“把数据交给美国”并不属实。中国政府于此方面一直保持有效监管。北京方面下“重手”,主要还是因为滴滴不顾劝诫贸然赴美上市。甚至特意选择在中共百年党庆之前赴美,希望能够“先斩后奏”,让监管层更为震怒。

上市时机及IPO压力

滴滴为何顶着各方压力选择这个时候赴美上市?

首先从选择来看,中国A股主板准入门槛高,要求上市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而滴滴长期亏损;中国科创板则对模式创新类的企业不“感冒”。

相比之下,赴香港上市似乎成为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港交所则合规问题上要求也不少。与滴滴业务类似的“嘀嗒出行”,去年10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本想抢下“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名头,无奈迟迟不过审,今年4月招股书就已失效,嘀嗒五天后再次递交,依然还未有结果。

如此看来,美国似乎成为滴滴仅剩的选择,而且美股上市门槛低于中国和香港,成功机率大得多。

上述分析师表示,共享出行这一赛道在中国已经“混战”十年,从早期滴滴和快的两家的补贴大战,再到合并后与Uber大战,最后归于一家“滴滴出行”,上市似乎水到渠成,但是由于几年前乘客遇害事件,使滴滴同时承受舆论和监管的压力,错过一个窗口期。

“滴滴成立九年,烧钱很多,融资超过20轮,很多知名机构都参与,所以急需上市,投资人可以获利退出。而且美股现在处于高点,有利于定价,再加上在美国上市后锁定期也比国内和香港短。”

可能的处罚

因此,滴滴出行可能在权衡利弊后选择赴美上市,也迎来监管的强力执法。那么,如果审查没有通过,滴滴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网络安全法》规定,使用未经安全审查或者安全审查未通过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处采购金额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而其中的“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是指,“核心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大型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设备、云计算服务,以及其他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仅从金额来看,无论一万元至十万元的罚款,还是采购金额一倍到十倍的罚款,对于市值四五千亿人民币的滴滴来说,影响或许有限。

但是规定中还表示,“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上述分析师表示,就算没有吊销相关许可,仅仅关停整顿一段时间,对滴滴出行的市场占有率影响也会很大,因为网约车领域替代性较强,会很快反应在财报上。

集体诉讼的风险

等待滴滴的还有太平洋另一边的麻烦。刚一上市,就遭遇审查和App下架,进而股票大跌。美国律所Labaton Sucharow随即宣布,将代表股东发起集体诉讼,向滴滴索赔。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美国比较重视风险披露,滴滴能否在集体诉讼中获胜,还要看招股书中对于自己面临的监管风险披露是否足够。

在招股书中,滴滴用60页的篇幅介绍其各项业务正面临的多项风险,尤其是法律和监管风险可能对滴滴的业务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其中还特别提到,根据中国法律,滴滴的IPO可能需要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其次,如果市场对审查反应并不强烈,滴滴的股价没有进一步暴跌,维持在目前跌5%的水平,很难说对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集体诉讼也可能不了了之。

数据安全监管全面加码

审查的压力不仅落在滴滴头上,仅仅一天后,7月5日,中国网信办宣布对物流企业满帮集团旗下的“运满满”、“货车帮”两大平台以及招聘企业“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这三家企业中,BOSS直聘在6月11日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家公司掌握8580万求职者和630万家认证企业的数据。

“运满满”和“货车帮”所属的满帮集团,在6月22日于美国纽交所上市。这两家公司,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线路覆盖超过10万条,以及超过280万卡车司机的货运数据。

2018年开始,北京方面就开始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加码,不论是立法、还是要求企业自查。

上述位于香港的分析师表示,今年对于数据归属和数据安全的讨论,因为特斯拉而达到高峰,但没想到最先被审查的公司是滴滴。不过,法律和法规已经出来一年多了,给企业提供了很多确定性,如果足够敏感,应该已经在合规上进行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