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台湾半导体停产1年全球年度营收将减少4900亿

4月12日,美国白宫围绕半导体的供应链,与英特尔等半导体厂商和汽车制造厂等19家企业举行了在线会议。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将再次主导世界”,对于扩大国内生产显示出积极态度,其背后是持续提高的依赖台湾的风险。

如果台湾的半导体代工厂停产1年,全球的电子产业的年度营收将减少4900亿美元。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4月1日发布了报告,将上述内容作为“极端假说”提出。这一结论反映出台湾企业在半导体行业强大的存在感。

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数据显示,全球电子产品产业的市场规模2020年为2.4万亿美元。虽然无法单纯比较,但4900亿美元的营收减少相当于其中的2成。

代工领域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对亚洲依存的典型象征。台湾的集邦咨询(Trend Force)的统计显示,台积电(TSMC)等台湾企业在代工领域的份额达到64%。客户包括苹果等众多美国IT巨头。

美国高通等一直专注于尖端半导体的开发和设计,提高了在行业内的存在感。没有工厂的高通等“无厂”企业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有台积电等这样的代工企业。

日本企业也不例外,瑞萨电子将制造的约3成委托给台湾的代工企业。但是,万一两岸局势收紧,全球的半导体采购将受到根本上的动摇。

半导体产业借助国际分工实现增长,结果就是生产不断向亚洲的特定地区集中。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数据显示,按工厂所在地区的产能份额来看,2020年台湾和韩国占到世界的43%。美国的份额为12%,在过去20年减少7个百分点,已被份额为15%的中国大陆超过。

集中生产提供了效率性,但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和灾害风险的应对被忽视。实际上,由于目前的世界半导体短缺状况,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厂商正在被迫减产。

在4月12日的白宫会议上,拜登表示,他提出的向国内投资补贴500亿美元的法案“获得了跨党派的支持”,呼吁国会表决通过。不过,如果各国都开始构建自给自足的供应链,也存在市场平衡瓦解的危险性。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估算显示,要建立自给自足的供应链,美国需要3500~4200亿美元的前期投资,中国则需要1750~2500亿美元。这些成本直接转嫁到半导体上的话,将涨价35~65%。另一方面,如果此前紧张的供求状况趋于正常化,接下来或许会面临供给过剩的风险。

自给自足的成本和风险,带来的打击有可能超过目前的半导体短缺,出现反噬效果。各国将如何维持和协调此前水平分工的全球供应链,也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