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界认为大公司权利过大

就在美国政府报告警告防范北京窃取美国人工智能机密的同时,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多数美国科技产业工作人员支持与中国合作,结束美中科技行业的紧张对峙。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许多受访者任职于和中国有业务往来的科技公司,或者想与中国公司进行合作。

美国科技媒体Protocol星期一(3月15日)发布一份对美国科技行业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从科技行业是否权力过大,“230条款”是否改革,到如何看待中国科技公司,问卷内容涉及美国科技行业面临的诸多热门话题。

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限制过头,60%受访者支持与中国科技公司进行更紧密的合作,58%认为美中冷战可能会削弱美国科技产业。但是在华为问题上,4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该封禁华为。

美国科技界对中国科技业这一相对友好的态度与美国民众对中国日益警惕的态度形成对比。本月稍早,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近九成美国人视中国为竞争对手或敌人。其中,84%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日益增强的科技力量是个严重问题,过半数美国人支持限制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数量。

Protocol这份问卷受访对象包括科技公司中各层级的从业者,其中大多就职于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近40%的受访者在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公司工作,大部分受访者的公司有上千名员工。

科技政策专家、前谷歌发言人亚当·科瓦切维奇(Adam Kovacevich)认为,这次问卷中受访者们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总体欢迎态度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很可能就职于与中国有业务合作的科技公司,或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能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

但随着科技角力在美中竞争中越来越成为关键性角色,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政府在严防北京窃取关键技术方面并没有放松警惕的迹象。

本月初(3月1日),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在其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警告,北京是华盛顿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强大的对手,建议美国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采取措施,严防敏感技术被中国军方窃取。美国军事专家提醒,实行“军民融合”战略的北京将人工智能视为抗衡美国军事优势的关键能力。

斯坦福大学网络政策中心高级顾问、前谷歌政策顾问雅各布·赫尔伯格(Jacob Helberg)去年曾在《外交政策》上发文表示,美国科技公司没法在美中全面较量的背景下保持中立。他列举Zoom中断纪念六四31周年线上会议和苹果、谷歌、奈飞等多家公司在中国业务上面临的各种挑战,从价值观冲突、技术障碍、法律障碍、道德标准和地缘政治等多方面论证美国科技公司没法维持“一个公司、两种制度”的做法。

美国科技行业权力过大成为这次问卷调查中的最大共识,但在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上,一致程度并不高。

科技行业权力过大

调查显示,近八成(78%)受访者同意美国科技行业总体上权力过大,仅有11%的人对此结论持异议。其中,对于脸书、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苹果这几家超大型科技公司,几乎相同比例(77%)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公司权力太大,仅有8%表示不同意。

但是,也有近七成(68%)受访者仍希望自己的公司能被科技巨头收购或与之合作,也只有40%的人认为脸书、亚马逊、Alphabet和苹果该被拆分。

此外,这些投身科技行业的受访者中,有超过40%的人认为科技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不过,尽管受访者担忧科技行业的权力和负面效应,但多数人并不认为反垄断执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什么是“230条款”?是否要改革?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是否该改革“230条款”成了科技行业的热门话题。

所谓“230条款”,就是美国《通讯规范法案》(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中的第230条,它主要规定互联网平台无需为第三方用户的言论负法律责任,并同时允许互联网平台出于善意对冒犯性言论进行限制。

Protocol这份调查显示,62%的科技业从业者表示“知道‘230条款’是什么”。了解“230”条款的人当中,超过七成(71%)的人同意该条款需要改革,但对于具体改条款哪些内容意见并不一致。

65%的人同意“科技公司不应对其网站和产品上的内容负责”,23%的人完全不同意。另外,高达82%的受访者认为“230条款”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大型科技公司。

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这次有73%的受访者同意政府监管人工智能,只有9%的人不同意,18%的人表示中立。

此次民调中也显示,有超过40%的人同意大科技公司应该完全停止与执法部门的合作,只有不到34%的人表示不同意。

随着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等大型抗议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宣布将减少或中止与美国执法部门的合作。近年来,也有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员工倡议公司高层中止与美国军方进行技术合作。但也有人担忧,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最后会被中国军方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