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领域,由多台计算机分担计算处理的“分布式”的尝试势头强劲。在全世界个人电脑用户等的协作下,推进新冠病毒蛋白质结构分析的分布式计算项目“Folding@home(FAH)”实现了最尖端超级计算机也尚未达到的“Exa级”计算能力。
在评比世界超算性能的国际专家会议6月发布的超算“500强”榜单上,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富士通的“富岳”创造了每秒41.5京次(京为1万亿的1万倍)的计算速度,跃居首位。性能较之提升1个等级、超过Exaflops(每秒的浮点运算次数达百亿亿次,相当于每秒100京次)的计算机预计2021年以后才能问世。
在此背景下,FAH的研究团队在6月底发布了新冠病毒蛋白质结构分析论文。论文中表明,该项目的运算处理能力的峰值性能达到1.01 Exaflops,“史上首次实现Exa级计算”。
该项目估算认为此次在特定期间使用的CPU(中央处理器)内核为480万个,GPU(图形处理器)为28万个,基于这一数据而“保守推算了峰值性能”。
分布式计算又被称为网格计算,除FAH以外,还有很多项目在采用,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ETI@home”,该项目1999年启动,通过射电望远镜探测地球以外智慧生命体的信号证据,于今年3月结束。此次呼吁全世界参与新冠病毒对策的FAH项目有很多人参与,这种方式被证明具有超过最尖端超算的潜力。
从计算机的历史来看,集中式处理和分布式处理一直交替发展。在物联网(IoT)时代,名为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分布式系统正在受到关注。速度快、延迟少的新一代通信标准“5G”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在承担边缘计算的服务器等计算资源被大量配置之后,运用这些资源的新的分布式计算或将问世。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正在迎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