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自民党总裁的道路的历史变迁

日本令和时代首次自民党总裁选举9月14日迎来投票和开票。日本自民党在日本执政的时期很长,日经中文网分析了1955年日本自民党建党以来该党24位历任总裁的职务经历。分析结果反映了从“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到“平成时代”(1989年~2019年)社会和经济动荡的时代背景以及自民党内部力量平衡的变化,通往自民党总裁的道路也发生变迁。

据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曾列举过担任自民党总裁的条件,即需要“担任过三个重要职位中包括干事长在内的2个职位,以及大藏相、通产相、外相中的2个职位”。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昭和时代就任的12名自民党总裁中,有50%的人担任过大藏相,58%的人担任过通产相。平成时代就任的12名总裁中,25%的人担任过大藏相或财务相,33%的人担任过通产相。担任过干事长的比例从昭和的58%减少到了42%。

平成时代以后增加的职位是官房长官。由于首相官邸职能增强,平成时代的比例从昭和的25%提高到了42%。在高度经济增长期,“大藏相·通产相→总裁”的路线尤为明显。官僚出身的池田勇人、佐藤荣作两位都是如此。

在这一时代,与财富再分配相关的大藏省和通产省拥有强大的实力。两省官僚在政策制定上具有巨大权限,与这些官僚建立广阔的人脉关系对担任首相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录用人才的途径也十分多样。前首相吉田茂提拔的实力官僚们当选议员后立即被起用担任重要职位,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池田勇人首次当选议员就担任了大藏相。

昭和后期即上世纪70年代以后被称为派系全盛期。派系一把手经由田中角荣列为条件的“干事长·经济阁僚→总裁”道路担任总裁的情况增加。从田中到竹下登,除了铃木善幸以外,其余6人均属于这种情况。

当时众议院选举采用中选举区制度,派系在同一个选区展开竞争。在资金上也为议员们提供支持的派系势力十分强大,作为将一把手推举为总裁的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平成时代以后,情况发生变化。竹下登内阁因政治失信集体辞职后,出现了既非派系一把手也没有担任过主要经济阁僚的总裁。海部俊树就只拥有担任过文部相的阁僚经历,自民党的三个重要职位一个也不曾担任过。

除政治不受信任外,由于从1996年众院选举起引入小选区制,自民党总裁出现了偏重于“选举之脸”的一面。小泉纯一郎只担任过厚生相和邮政相,就当选了总裁。

到了电视演讲左右政治家人气的时代,出现了官房长官取代经济阁僚的路线。官房长官通过连日的新闻发布会提高知名度,成为有力的总裁候选人。小渕惠三就是通过发布“平成”年号而获得了关注。

日本中央省厅的力量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省厅重组及国家公务员干部人事一元化等一系列行政改革,权限集中到首相官邸,官房长官的权力增大。

在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省和经济产业省的影响力相对下降。甚至出现了像安倍晋三及福田康夫等除官房长官外没有担任过其他主要内阁职务的总裁。

目前这场令和初年的总裁选举,前干事长石破茂、官房长官菅义伟、政调会长岸田文雄都没担任过经济阁僚。选举中占据优势的菅义伟在历任官房长官中任期最长,达到7年零8个月。可以说以官邸主导为背景的官房长官路线已经形成。

日本自民党总裁经历的另一个变化就是世袭政治家增多。在1991年的宫泽喜一以后,森喜朗以外的所有总裁都拥有一个担任过众院议员的父亲。而在昭和时代,只有首任首相鸠山一郎的父亲做过众院议员。

背景是随着只有一人能当选的小选区制的引进,拥有地盘的政治家优先参选。自民党已有65年历史,世袭议员越来越多。如果从年轻时候就进入政界,就能很快爬到重要岗位,也就容易走上总裁之路。

另一方面,即使在民间拥有业绩,如果当选次数少就难以获得职位的机制也成为阻碍多种人才进入政界的因素。对于9月14日选出的新总裁而言,“总裁之路”和人才多样化都是面向日本未来应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