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存储上限“缓期”2个月

世界原油库存正在迅速增加。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经济停滞,原油需求出现锐减,另一方面,产油国对于大幅减产仍犹豫不决。经济活动的重启还处在摸索阶段,需求的快速复苏难以指望,6月有可能超过储油罐容量的上限。

在作为北美屈指可数的石油基地的美国中西部的俄克拉何马州库欣,截至4月第3周,原油库存接近6000万桶,在1个月时间里增加逾5成。虽然到被视为储存能力上限的7600万桶似乎仍有距离,但据称实际上很多已被预订。

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未加入的主要产油国构成的“欧佩克+”针对5月起减产相当于世界总需求(每日1亿桶)1成的每日970万桶达成协议。但是,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显示,与上年同月相比的需求下滑预计从3月的每日1080万桶增至4~6月的每日2300万桶。减产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减少,缺乏原油储存设施的事态有可能扩大至全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库存截至3月底达到30亿590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推算),为最大储存能力的7成。距离被视为实际上限的8成仍有约5亿桶的剩余空间,但装满很可能提前。

如果通过卫星观察世界的储油罐,发现储存量增长迅速。美国卫星数据分析公司Orbital Insight每天观测占陆上储存量7成的世界2万7000个以上浮顶式储油罐。该公司的推算显示,在截至4月中旬的1个多月里,储存量增加了2亿桶(约7%)。假设经合组织的库存自3月底开始以相同速度增加,即使考虑到减产,到6月也将达到储存能力的8成。

依赖进口的日本容易管理库存水平,而自主生产的美国的库存容易膨胀,各国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日趋缺乏剩余储油空间。

即使是在海上,库存也在膨胀。金融信息公司Refinitiv通过停泊在海上的大型油轮的数量和载重量来分析储存量,到4月中旬,合计有最多约1亿2000万桶储存在海上。多为低价采购的贸易商等的油轮。相比陆上库存,海上库存增加更快。

产油国的行动迟缓。自5月起,沙特阿拉伯将减少4成。但相关人士表示,现在试图释放储备原油,尽可能维持高水平的供给。被认为是确保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和摧毁美国的页岩产业。一部分产油国在财政上需要现金,即使亏本也难以减产。例如伊拉克,如果没有原油收入,连公务员工资的一半也无法支付。

美国打算等待油价走低导致的自然减产,产量仍与上年持平。页岩油通过击碎地下深处的基岩层来开采,而现有的油井则是自然涌出。页岩油难以迅速进行大规模减产。美国和加拿大等打算与“欧佩克+”展开合作,但看不到具体举措。

在20日的美国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跌为负值。这是因为缺乏储存设施的买家进行了抛售。全球储存设施接近极限,日本江守资本管理公司的代表江守哲表示,“有可能再次进入负值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算显示,从维持财政均衡所需的2020年的盈亏平衡价格来看,沙特阿拉伯等中东产油国为70~90美元。有分析认为,如果油价在40美元以下,美国页岩开发企业大部分将出现亏损。出于对产油国的财政和美国能源企业债务的担忧,金融市场有可能再次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