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 Smith Collection/Gado Image caption
这个病毒已经在中国感染超过2万人,使得中国部分省市封城,亦有国家关闭与中国的边境。但至今,这个病毒仍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在华语世界,很多人会把其称作武汉肺炎,因为这个病毒最先出现在武汉,当时许多人出现肺炎症状,但引发起会否令武汉人遭受歧视的疑虑。
大多数英语媒体会称其为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但事实上冠状病毒本身是其中一类型的病毒。目前,世卫及科学界亦把它临时称为2019-nCoV,但这组字只会维持一段短时间。
一群科学家正在进行闭门会议,商讨为这个病毒作出适当的命名,他们告诉BBC记者贾丝明·泰勒-科尔曼(Jasmine Taylor-Coleman),他们很快便会有所公布。
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呢?
约翰斯·霍普金斯卫生安全中心的高级学者克里斯蒂尔·沃森助理教授(Crystal Watson)说,“为新病毒命名时常会有所延误,至今重点应放在公共卫生措施,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命名同样应该优先处理,是有原因的。”
科学家把这个病毒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试图识别此特定病毒。“冠状病毒”这个字,是由于这些病毒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形状呈现王冠般的尖刺。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暂名为“2019-nCov”,其中“2019”代表发现此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New or novel)的意思,“CoV”就是冠状病毒的英文简称(Coronavirus)。但这个名称无法被广泛使用。
沃森教授说,“现有名称不太容易使用,媒体和公众都在使用其他名称。”
“当你没有官方名称时会有危机,人们可能会称其为’中国病毒’,这样可能会造成针对个别群体的抵制。”
她指出,在社交媒体上,这些非正式名称或快速广泛传播,复水难收。
为病毒命名这个紧急的任务,是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axonomy of Viruses)的责任。
以往疫情爆发的经验,让这团队有所警惕。2009年H1N1病毒被称为“猪流感”,埃及因此宰杀全部猪,但事实上,这个病是人传人,而非猪。
官方名称有时也会带来麻烦。世卫在2015年就批评使用“中东呼吸道综合症”这个名字。
组织声明称,“我们见到个别疾病名命,触发针对个别宗教、种族群体的抵制行为,制造不合理的旅游、商务及贸易屏障,触发不必要的宰杀食用动物。”
因此,它后来发布了指引,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不应该包括地域、人名、动物或食物名称以及个别文化或产业的标示。
组织说,这个命名需要短和具描述性,例如SARS(非典、沙士),全名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病毒学教授本杰明·纽曼(Benjamin Neuman)说,病毒名称需要比目前外界所用的名称更为顺口。
本杰明·纽曼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特克萨卡纳分校(Texas A&M University-Texarkana)领导生物科学,他正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其他10名成员商讨新病毒的名称。
纽曼说,团队两周前开始讨论新病毒的名称,花了两日时间作出决定。
他们正向科学期刊投交新病毒的名称,并将会在短时间内公布。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希望,新名称除了有助公众了解病毒,也让研究人员不用浪费时间和产生误会,可以专注抗疫。
纽曼说,“未来就知道我们有否做对。”
“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帮忙为重要病毒命名,最终可能带来长远的改变,比起一些工作更有所帮助,这是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