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签署协议后的世界贸易将怎样

          中美两国1月15日签署了贸易谈判的“第一阶段协议”。为缩小中国贸易的对美顺差,中国将增加购买美国产品,在今后2年里增加2000亿美元。贸易战进入暂停局面,但如果作为交换、中美转向“管理贸易”,在汽车和大豆等品类上,日欧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华出口将受到打击。预计国际贸易体制将持续动揺。

    美国的对华出口额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在贸易战启动之前的2017年为1863亿美元。中国承诺增加农产品和液化天然气(LNG)等的购买,增加的规模2020年、2021年2年合计为2000亿美元。

    根据协议内容,2021年出口的净增加额达到逾1200亿美元。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2017年为3372亿美元,到2021年将减为约2100亿美元。中美这两大经济大国在国家层面在2年时间里设定巨额贸易额极为罕见。

     

    国家设定进出口金额和数量的管理贸易将成为自由经济活动的妨碍,容易扭曲投资和生产判断。典型是大豆的大型产地之一巴西。

    中国对美国产大豆的进口额2019年1~11月比上年同期减少2成,但由于中美对立的缓解氛围,自2019年秋季起呈现恢复态势。巴西作为国策增产大豆,一直期待对华出口增加。但如果中国转向从美国进口,巴西产的供应过剩将加强,将对大豆的国际供求和行情造成影响。

    余波还有可能波及日本。在美国的对华出口产品中,汽车占整体的8%。在中国,从以通关数据为准的2018年的进口车份额来看,美国进口约为21%。如果此次的协议推动美国汽车向中国的出口大幅增加,很有可能对居进口车份额首位的德国(28%)和日本(20%)产生影响,尤其是以高档车为中心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的报复性关税的影响,来自美国的LNG进口量去年1~10月锐减至上年同期的7分之1以下。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产在同一期间增加25%。